徐乐道:“你且睡下,我去去就来。”
“夜里冷,你多套一件大衣裳。”平儿不放心的叮嘱道。
“放心,我已经穿上了,你且睡吧,别等我了。”徐乐穿上了衣裳,提上灯就出去了。
徐乐走到外间,叫守门的婆子轻手轻脚的开门。
“姑娘,这么晚了我们陪你出去吧。”看门的婆子献殷勤道。
徐乐摇摇头:“就不劳烦妈妈们了,外边小厮都在,且又是在咱们府里,一个人出去也不妨事儿。”
说着徐乐就提着灯笼出去了。
穿过一道海棠门,走小路,就到了外院平日里办事的地方。
贾芸已经在这里候着了,见徐乐来了,连忙上前行礼。
“大半夜的,急匆匆的来找我,可有什么要事?”徐乐询问贾芸的来意。
贾芸就将先前二对自己所说的话,一字不差的复述给徐乐听。
徐乐听着直皱眉头,这门婚事乃王子腾所定,说到底自己并没有做主的权利,但也不想听天由命。
徐乐问道:“那青娘何在?”
“在倪二家中。”
“那便去这倪家看看。”徐乐准备亲自去见见这青娘,非亲非故的,徐乐也不会仅听这青娘的一面之言,事后肯定是要查探一番的。
贾芸也不敢耽搁,便领着徐乐去了倪二家。
两人步履匆匆,没多久就到了后门这边,徐乐要出去,守门的小厮也不敢拦。
徐了对小厮道:“今夜我出去一趟,你们谁也不许说,奶奶那边我自有说头,明日下差了,去我那儿领赏。”
小厮连声应了,开门让徐乐出去。
贾芸亲自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两人走了小一刻钟,到了倪二家门前。贾芸上前叩门,轻叩了两下,里面就有人来开门了。
是倪二的媳妇来开的门,倪二的媳妇见了贾芸,连忙引他们进来。
贾芸介绍道:“倪二嫂,这是徐管事。”
倪二嫂连忙行礼,徐乐还礼。
贾芸道:“二嫂请别多礼了,那青娘在何处?徐管事这次出来就是为了见她的。”
倪二嫂道:“她就在厢房这边,我去叫她。”说着就急匆匆的去喊人。
倪二也出来相迎,虽然徐乐只是一个女子,但倪二也不敢大意,这可是荣国府的大管事,一般人家都攀不上的。
倪二拱手行礼:“徐管事莅临,小的这寒舍蓬荜生辉。”
“倪二爷这话过誉了,我虽在内宅,也曾听过倪二爷的侠义之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二爷果真是侠义,才敢收留青娘这等女子。”徐乐也说了几句场面恭维的话。
倪二知晓徐乐的来意,便引他们进去,倪二嫂那边已经将青娘带到了堂屋。
青娘此时卸去了脸上所有的伪装,露出一张清水芙蓉面来,眉宇间带着三分清愁,楚楚可怜之态,瞧着便让人心生怜惜。
青娘见徐乐来了,连忙给她见礼:“奴家青娘,见过徐管事。”
在秦楼楚馆混迹多年,青娘也学会了一些手段,知晓该如何示弱,引人怜惜。
徐乐便直接问道:“姑娘既托人找我,不知有什么要事儿?”
青娘闻言,眼眶蓄满了泪水,将自己的身世来历一一道来。
原来这青娘本姓刘,祖辈是金陵那边的,刘家祖辈都是做花木生意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渐渐的成了一代富贾。
传到青娘父亲这一辈,已经积累下颇大的一份家业,刘父乐善好施是远近闻名的慈善人。
刘家没有什么亲戚,好几代单传,到了青娘这一辈,虽不是单传,但也没有留下嗣子。
那陈林是刘父的远房表亲,陈家是做木材生意的,陈家的长辈吃喝玩乐,将家业都败光了,到了陈林已经一贫如洗了。
为了维持生计,陈林便做起了木材生意,但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最初的时候陈林频频亏本,渐渐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便想着寻个靠山。
做生意靠的就是人脉,陈家没落已久,早已失了人脉,便想起了远房表亲刘家来。陈林知晓刘父是个厚道人,便带着家小去投奔刘父。
论起亲缘来,陈林跟刘父其实已经隔了两三辈了,但刘家子嗣不丰,亲友少,即使只是一个表亲,刘父也对其十分的亲近。
得了刘父的帮衬,陈家的生意慢慢的就做了起来。
不想这陈林狼子野心,见刘家豪富,就生出了歹念来。
陈林平日里做出一副豪爽的模样,与刘父称兄道弟,事事以刘父为尊,因此刘父也不曾防他,有一次醉酒,还将刘家兴家的根本告诉了陈林。
刘家做花木生意,对花草的种植、嫁接、培育十分擅长,最出名的就是刘家的双色芍药花,被外人称为“双姝美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