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236)+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徐乐点点头,就从腰间的荷包里,拿出拇指大小的印章,对着印章哈了一口气,润润上面干了的印泥。

签条上就落下印来,四方小印,最中心的是一个“銭”字,一旁刻着一个小小的徐字。这是支银子的印章,徐乐腰间的荷包里还放着四五个小印章,一个写着“账”字的,账册入账、清账的印章,一个写着“肆”字的印章,这是府里的印章,还有几个印章,是王熙凤的私库,与贾家公库支出的印章。

徐乐又掏出公库的印章,对着用了印,签了名。

林二就去了外间。

外间的厢房里,坐着四五个人,这些人都是来收货款的。见林二进来了,就起身,上前问道:“林管事,徐管事可来了?这货款……”

林二道:“徐大管事已经来了,这边签条也都批下来了,咱们这就去账房支银子。对了账后,诸位按咱们府里的规矩,留个销账的条子,签了名,按了手印,货款就可以拿回去了。”

几个收货款的管事听了,其中一个笑着道:“府上清账可真繁琐,咱们结个货款,要签五六个条子,往常去别家结账,也没有这么繁琐的。”

林二拱手笑道:“王掌柜的莫恼,府里的规矩如此,也不是我们底下人能改的。你们拿货款要签条子,我这边采买审批银子更麻烦,你这才签多少条子,等下去了账房,你去瞧瞧账房桌面上摆着的匣子,那里面放着的全是这样的签条。不过,这样的好处也不少,至少这账是清的,知晓银子花哪了。你们拿货款,也从不曾短缺,换了别人家,几百两银子的货款,至少要短你们十几二十两,在咱们家,可少过诸位一文?”

众人说着话,就往账房那边去。

其中一个掌柜道:“这倒是,府上做事讲究,虽然拿货款要些一堆签条,但从不曾短过分毫。也是如此,我们这边上等的好货,好木材,都是紧着府上挑完后,再卖给其他人的。那东城的周家,也就是个皇商,家里出了个贵人,就张扬得不像话儿。咱们每次去结货款,都要点头哈腰的,有时候还短许多。”

“我家也做过他家的生意,他家虽然是皇商,但做生意不讲究。缺斤少两,做生意不大诚信,我家不爱与他家做生意。可谁叫他家命好,出了个贵人,听说现如今宫里的那个贵人怀上了,只怕生下来就要封嫔、封婕妤的。”另一个掌柜接过话茬子。

众位掌柜说着闲话,林二在前边听着,并不接这样的话头。

等到了账房,林二将徐乐批的条子交给账房的先生,账房先生仔细比对,核对过印章,确认无误后,就叫人搬来银箱子,给这些掌柜称银子。有些掌柜觉得银子拿着麻烦,就选择了银票。

有一个掌柜,还特意上前,看了看账房身前的桌子。

桌子上摆着十几沓印了字的签条,签条头分别写着“应收”、“应付”、“预付”、“薪资”、“库存”、“材料”、“结余”等,一沓沓摆在上面,有要支取银钱的,就会来这里拿签条。

来往的人不少,账房里面却丝毫不乱,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这掌柜的瞧了,觉得这公侯之家就是不一样,规矩大,但事情却办得好。

这些掌柜拿到了货款,林二送他们出去。

等出了荣国府,这些掌柜的聚在一起说话,其中一个掌柜的道:“这徐大管事,确实是有本事,这么大的一个摊子,支派起来,不见一丝乱象。”

第16章 采购木材

一个矮胖的掌柜的道:“听说这徐大管事,是国公府的管家奶奶的陪嫁丫头,年纪轻轻还没有出嫁。这样厉害的姑娘,谁家娶回去做个管家媳妇,绝对是一等一的。可惜我儿子定亲定早了,不然给我儿子求回去,日后儿子败家也不怕把家业败了,有这样的一个媳妇在,家是败不了的。”

旁边王掌柜笑道:“老李这话在理,这样的媳妇娶回去,是兴家之像。都说宁取大家婢,不娶小家女,说的就是这样的。这样好的姑娘,也不知道被谁人娶了去?”

“定然不是咱们这等人家,咱们就是小掌柜,人家可是国公府管家奶奶的陪嫁,即使不做二房,也会指个好人家。”

众人说了几句闲话,走到了自己的马车边,上了马车各自散去。

徐乐正在看今日的账册,这时候,贾芸进来了。

徐乐问:“木材那边都准备齐全了吗?”

贾芸拱手道:“木材都准备好了,就是几根梁柱还没有选好,山子野那边说,这横梁一定要够粗,才能承受得起宝顶的重量。这三人合抱那么粗的大树不好寻,寻来了也要几年的时间阴干,才能用。但现如今找到的梁木,做竖着支撑性的梁还行,横梁就不行了。木材李家那边虽然有两根这样的梁木,但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