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179)+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平儿听了,才略微消气。

平儿道:“若是个正儿八经的官老爷,求了你去,倒也不辱没你的人品,偏偏是这样一个的人。”

徐乐轻笑道:“怎么说起这些来了?你也知道我的心思,再没有这些想法的,只求奶奶到时候能许我做个嬷嬷,在身边伺候着就好。”

平儿听了,免不得叹气道:“只怕,你我之事,也轮不到你我做主。现如今,奶奶一时半会儿还离不了我们,等她离得了人的时候,只怕我们也要出府去了。不说别的,就说喜儿,喜儿年岁比我还大一岁,现如今她娘就已经急了,想求了奶奶,给她寻个好人家。”

“什么时候的事儿,怎地我没听说?”徐乐问。

平儿道:“这事儿还是喜儿跟我说的,奶奶那儿还没同意,只说给她寻个好的,要再留两年。喜儿说,只怕奶奶存了将我们嫁出去笼络人的心思。”

对于这样的大事,平儿还是关心的,她也不求其他,只想着日后王熙凤能看在她们主仆的情分上,放了良籍,寻个好人家。

徐乐闻言,便道:“想来,奶奶顾念着咱们这些年的情分,也会给我们找个好人家的,你也莫要忧心,只怕这三五年的,我们还要留在奶奶身边伺候。”

徐乐知晓,自己这一手算账的本事,王熙凤轻易舍不得放自己出去,如果不能自梳,王熙凤可能会将自己配给家里的管事。但贾家这些管事,徐乐见过的,无一瞧中的,便想着自梳。

徐乐更怕,王熙凤会为了笼络自己,将自己许给贾琏做房里人。

想到此处,徐乐便细细思量,自己该如何从这“通房”的泥潭里脱身出来?

看了看平儿,若是从前,徐乐可能还能狠心将平儿推进火坑,让自己脱身,现如今感情处出来了,便狠不下那个心去了。

想来,得找一个好的人选备着了。

第135章 薛蟠案重判

自徐乐提了贾雨村判的糊涂案后,王熙凤跟王夫人各自给王子腾写了信,王子腾本来没有关注此事,他想着贾雨村是个善于攀附的,定然知晓该如何判案,能妥善将薛家的事情处理好。

不想贾雨村这竖子,竟然升起了其它的心思,如此判案。

王子腾久经官场,知晓贾雨村如此做,只怕是想拿此做把柄,等到合适的机会,借此拿捏自己。

王子腾想了想,连夜写了一封奏折,呈递御前。

奏折中只道,自己远在边疆,不曾教导好年幼失父的外甥薛蟠,薛蟠被拐子欺骗,买了一个被拐来的丫头。那拐子称自己是那丫头的父亲,父卖女,本是正经买卖,不想那拐子是个贪心骗子,一女两卖,这才起了冲突。那枉死的冯渊是个流连南风倌的,身子骨本就差,不想奴仆推搡两下,就倒地磕在石头上,没了命去。因着惹事的是自己外甥,自己便不好插手,只让应天知府裁决,不想那新起复的应天知府是个糊涂的,判了个冤鬼索命。臣下得知此事后,连忙上奏折请罪,请陛下派人重断此案,自己再不敢参与此事,以免有徇私枉法之嫌。

王子腾一番陈情,将这事的责任推脱掉,只说薛蟠年幼失父,不得人管教,自己这个做舅舅的,也远在边疆,无法管教于他。

虽然常言道,娘亲舅大,但薛蟠终归是姓薛,他惹出事来,也怪不到王子腾头上。

皇上看了王子腾的陈情书,就让人重判薛蟠的案子,又罚了王子腾一年的俸禄,以儆效尤。

薛蟠的案子重判,他又不在金陵,被王子腾派来的人带回金陵去,薛家母女就在路途中停留,等了两月,这案子才算了结。

薛蟠因着纵奴行凶,被判了杖责,又被判流放三千里。而这流放的地点,恰巧是王子腾驻扎之地。

薛蟠虽然流放,但也带着奴才跟钱银,一路上也没吃什么苦。

只苦了薛姨妈母女,为他提心吊胆。

薛姨妈后来得知儿子被流放到二兄王子腾驻扎之地,知晓此事定然是有王子腾周旋,也想着薛蟠骄纵,自己失了管教,不如让王子腾管教他一番,因此只让管家带着人去寻薛蟠,自己带着女儿入京投奔姐姐。

因着薛蟠被判了流放,引起命案的“甄英莲”被留在了薛家,因着她是拐来的,经重审之后,没有落入奴籍,只等寻到她家人,再做打算。

薛宝钗询问:“你可还记得自己叫什么?”

“甄英莲”怯生生的摇头,她自被拐子拐走后,经常挨打,一提起跟家人相关的事情,就挨打,次数多了,被打怕了,就不敢再提。

那时她也年幼,经年累月的,早已忘记自己的出生。

薛宝钗又问:“那你可有个正经的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