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161)+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还是徐乐跟冯管家提了一句,说王嬷嬷年纪大了,怕是顾不上林黛玉,不如再加个稳重的大丫鬟,跟在黛玉身边,凡事也有个拿主意的。

出行前,林如海突然将徐乐叫去,只问了一句:“你是王家的家生子?”

徐乐应了,林如海便道:“我听子腾兄提起过你……”

徐乐离开林如海的书房,林如海看着她的背影叹气,只盼着这丫头真如王子腾说的那般聪慧。

上了官船,贾雨村总想寻机会跟徐乐说话,徐乐便跟林之孝说了几句,每次贾雨村来,林之孝就跟他攀谈,将他引走。

贾雨村得知,林之孝是荣国府的大管家,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大户人家的管家也是不可小觑的,贾雨村就想跟林之孝攀攀关系,一时倒也想不起风月之事。

青萝平日里跟徐乐来往,也发觉了贾雨村的心思,对徐乐道:“妹妹容色实在是好,才让这等人起了心思。”

“我这跟我们家奶奶比起来,不过是蒲柳之姿,那人哪里是为着我来的,不过是想借着我,攀附上我们奶奶。”徐乐觉得贾雨村是个无利不起早的,显然是为了攀附上荣国府,才纠缠自己。

徐乐有自知之明,自己虽然还算漂亮,但跟王熙凤、平儿之流比起来,是不如的,还没有漂亮到让男人昏头的地步。

青萝叹道:“男子薄幸,还好妹妹你是个心里明白的,才没被这厮骗去。”

徐乐疑惑,无端端的青萝怎么发出这般感叹?只是两人虽然有些交情,但还没到交心的地步,也不好多问,只岔开了话题。

“姐姐家里有几口人,这一去京里,只怕要去好几年,家中人可惦念?”徐乐问。

青萝轻轻摇头:“家中还有两个兄弟,父母是早就去了,现如今无人念着我。冯管家选人陪姑娘入京,我便自请入京,再陪姑娘几年。等年岁大了,脱了籍,自配人去。”听她话里的意思,跟兄弟并不亲近。

徐乐听她要脱籍,就问:“林姑老爷许你们脱籍?”

青萝道:“老爷仁慈,许我们赎身脱籍。只是底下人依托老爷过活,并不想脱籍,毕竟外面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是我想脱籍,到了年岁不婚配,就会被配给小厮。咱们这等做奴才的,没有身家自由,婚配都不由己身,我想着来了人世一遭,头二十来年不由己,后几十年好歹顺着自己心活一次。”

徐乐听了,没说好与不好,只道:“顺心而活,得一分自在,也不错。我倒是想着,能留住我们奶奶身边,日后自梳做个嬷嬷最好。”

“怕是没那么容易,男婚女嫁乃是天理伦常,除了天家伺候的嬷嬷有这样的福气外,我们这些公侯府邸伺候的丫鬟,没这个福气。我有个姑姑,当年也想自梳,但夫人不许,说天理伦常,不可违逆,且老爷又做着官儿,这事儿不大不小,也许会成为政敌攻讦老爷的话柄。我们这些丫鬟,不是配小厮,就是嫁出去拉拢人脉,所以我才想要赎身,得个婚嫁自由。”青萝提起这个姑姑,语调里带着三分悲凉。

当年她姑姑自梳不成,在夫人贾敏做主下,嫁给了一个秀才。

那秀才科举读书,花光了女方带去的嫁妆,后来终于中举,却嫌弃女方是奴仆出身,又年老色衰,一房一房往家里抬人,最后积郁成疾,撒手人寰。

当时,青萝与姑姑感情最好,姑姑抑郁而终,男方不到一年,就又娶了一房,可能是吃了原配的红利,又娶了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听闻是甄家的丫鬟,因此攀附上关系,做了个县丞。

青萝想着,与其这样配人,不如自己赎身出去,自去找一个,不管好坏,也是自己选的。

徐乐跟青萝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就相邀去了黛玉的住处,陪黛玉说说话。

走了十余天,终于到了京城。

贾家那边,林之孝早就打发人去报信了。

他们的船还没靠岸,荣国府派来接人的车马轿子已经来了。

这一次来接人的不少,七八个婆子,并四五个小厮。

黛玉刚出船舱,四个婆子举着伞上前,遮住黛玉的身影,徐乐跟青萝两人搀扶着她上了马车,这伞才收起。

“那是谁家的女眷?出行这么谨慎小心?”

“不知道,大概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姑娘小姐,撑伞是怕被人冲撞到。不像咱们这等小老百姓,家里的女眷抛头露脸儿的。”

“这哪能比……”

黛玉上了马车,她还是第一次出远门,忍不住好奇,掀起马车帘子,小小的一角,想看看外面的风景。

徐乐当做没看见,青萝别过脸去,等黛玉瞧了好一会儿后,青萝才轻咳一声,提醒黛玉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