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靠胡说八道完成KPI/听说和这丫鬟有绯闻的都升官了(573)+番外

作者:树心有泪 阅读记录

裴珩见竹心不像是开玩笑,连忙说道,“你说。”

竹心便把御书房里她与景兴帝的对话讲给裴珩听。

“一是找一座可以藏一支军队不被人发现的岛。二是出师之名,这出师之名我已经找到了。”

“就说太宗是陛下害死的,再拿出太宗传位他人的遗诏?”

裴珩之前也推演过这步,相王大概率就是因为这个得了摄政王之位。他手里的牌没准就是这个。

竹心却说,“要是再狠一点,遗诏上就直接写传位给八殿下……”

裴珩听完一颗心都跟着沉下来了。

景兴帝的母亲是鹤鸣的堂姑,若是这么说宋太后的亲子八殿下确实跟宋家更亲。如果是这样宋家还会坚定地站在景兴帝那边吗?

好一个诛心之计。

“这个你没跟陛下说吧?”

“我又不缺心眼,你赶紧找岛去吧。”

可裴珩还是不放心。

“陛下心思深沉,你能想到的陛下未必没想到。如果陛下防患于未然可如何是好?”

竹心瞪了裴珩一眼。

“如何防患于未然?敌军未明先杀友军,那不是自断臂膀吗?陛下才没这么傻呢。”

更何况还有求而不得那一part呢。

裴珩松了口气,“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岛,这事我跟舅兄说说。真没想到还真让芷萱说着了。”

而竹心却想那个复读生能不能从上辈子找到一些线索呢?

“岛的事再问问鹤鸣,看他有什么想法?”

裴珩分别叫菘蓝和徐风给宋鹤鸣和徐世子传信。

徐三爷知道后派人在沿海的渔村暗中探查确实发现一些端倪。

比如说一个村子十多个人去当兵,还时不时往家里寄钱,这些人却不在军营的名册里。

更可怕的是水师中按惯例因亲人病重等特殊情况每年都有人提前退伍的。可村民却说这些人只回家待了几天又被朝廷叫走了。

而徐世子巡视附近诸岛却一无所获。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消失的人都去哪了?

第423章 提速的进度条

景兴元年的夏天竟然这么快就过去了。

这段时间朝堂里发生很多事,裴珩进了户部代户部侍郎,景兴帝的意思是给年轻人一些机会,不行再换。

可满朝文武谁都知道,裴珩的户部侍郎已经板上钉钉了。之前户部是人家三叔的天下,如今的户部尚书还是徐三爷一手提拔上来的。那么多人保驾护航,裴珩本身也有些本事,这官做得还不稳稳当当。

裴珩这升官的速度像坐火箭一样,满朝文武谁不酸两口,不就是有个好岳家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裴珩淡定地当着小白脸,压力全给到景兴帝这个空巢青年。

之前裴太师去世,袁相称病,大齐的文臣集团有点分崩离析的味道。但是以徐三爷和沈大人为首的两派还能斗上几轮。

谁也想不到两派的核心人物竟然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起去江南找水中月,镜中花去了。

如今的文臣集团真是一盘散沙,轮到武将笑话他们了。群臣提了好几回立相的事都被空巢青年驳回了。而相王也乐见其成,毕竟立相之后他摄政王的权力也会相应少几分。

这一步给群臣都看懵了。大家伙儿本以为陛下会先搞个丞相,然后由丞相带领他们与摄政王分庭抗衡。纵观历史不都是这么玩的吗?陛下可倒好,统领六部的权力都给了摄政王。

人家叔侄俩相亲相爱一家人,百官群臣这些跳梁小丑。有的按兵不动,有的心灰意冷,还有的心思活络起来,走起了摄政王的路子。

所以最近的相王很忙碌,景兴帝说他顶着很大的压力,让自己统领六部。一定要精益求精让六部的人信服。

相王府

相王在自己家里咆哮。

“本王在工部看了一个月的图纸,又去户部看一个月的账本。本王是个亲王,是个武将啊。”

一切跟相王想得不太一样。他原本想象的是他以摄政王之尊,朝堂之上他主要的对手就是徐国公和宋国公。现在徐、宋两位国公都是半退隐状态。其他的小卡拉咪都等着他拿决策,烦死他了

神人捋着胡子淡定一笑。

“王爷,这不是好事吗?政事本来就是您最不了解的。如今熟悉六部,大权独揽您还不满意?”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神人也很满意,没有对手,相王天天早出晚归,也没人干涉他的事了。

相王叹气,“本王实在是太累了。”

他以为的摄政王,是政敌说话他反对。实际的摄政王没有政敌,大事小事都问他,两个衙门打起来了他还得评理。

目前的朝堂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那些个老顽固只要一不顺心就要撞柱而死。相王突然想,当皇上其实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回江南作威作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