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靠胡说八道完成KPI/听说和这丫鬟有绯闻的都升官了(332)+番外

作者:树心有泪 阅读记录

等程全跑回大定府时已经到了晚上。他也不敢耽搁立刻去见了辽使。却只见到了齐国进献的礼物和三十五名侍卫。难怪他擦肩而过并没有发现,侍卫们打扮寻常模样。他还以为是商队呢。

程全焦急地问道,“李大人到底去了哪?”

对方回答道,“去草原上看星星去了。”

程全,“……”

一个老头子去草原上看星星。有病吧?看星星还用去草原吗?在他眼睛里就能看见,不光有星星,还是金色的。

程全召集府兵分了四路人马去找。

而竹心这边正在一望无际大草原上和常妈妈疯跑。

她似乎从来都不知道愁。

还没到深秋,辽国的天气已经凉了。

李大人喝了一口烈酒,他正在火堆旁和乔子舒一起烤火。

“老夫现在,心里还是没底。”

“大人不必忧心,下官已经连续三天。让手下去问粮米、绸缎、茶叶价钱。这三样东西几乎天天都在涨。尤其是米价一斗米三天已经涨了五文了,这还是最普通的糙米。”

李大人大惊。

“我记得大齐的糙米是五文钱一斗。怎么喀喇这边三天就涨了一倍。不现在一斗糙米的价格是十五文,这边已经涨了两倍了。”

李大人听罢放下心来,还是他们更着急些。

两日之后,上京城。

辽国国主问,“这回齐使快到了吧。”

“回陛下,程大人传信说这回齐使丢了。”

辽主,“……”

第241章 进永州

大齐的面积只有辽国的一半,可人口却是辽国的十倍。

所以能想象出辽国究竟有多地广人稀吧。

如今面对大齐使团,这个游牧民族有点自愧不如了。

就在大定府派府兵四处寻找齐使踪迹时,齐使已经到了永州。

只因三天前,竹心在草原上看星星时遇见了一队人马。

竹心再次被震撼到了。

这伙人是客多家族,男丁带着家眷一共十几人,再加上二十几个奴隶,赶了上千只羊。

上一次竹心这么震撼,还是从电视里看非洲的羚羊大迁徙呢。蒙古包是架在马车上的,活脱脱的移动房车。一边赶羊一边往前走,好潇洒。

竹心带了一个会辽语的侍卫跟人家叽里呱啦说的起劲。她还送了他们一些茶叶,女眷送得是荷包。

这两样恰恰都是大辽的短板。女人们没见过这样精致的荷包,男人们闻了闻茶叶就知道是好东西。

李大人扶了扶额头,一盏茶过后,竹心又多了一群好朋友了。

竹心兴冲冲地跑回来对李大人说,“大人,他们是克多家族,从这个草原往……”这时竹心顿了顿,“那个草原名字好长,简称另一个草原吧。他们邀请我们一起同行。这迁徙,我觉得挺有意思。李大人,我们要跟他们一起吗?”

“那我们还能到大定府的西城门吗?”

“这个我问了,不到大定府直接到永州。永州之后就是上京了。”

李大人反问道,“大定府也不去了?”也不知道是谁天天念叨着大定府来着。

竹心摆了摆手。

“泰木格说大定府只是一座大城而已。那有什么意思啊?大齐最不缺的就是大城。我要在草原上流浪,当火红的萨日郎。”

完了,她是不是要成为边塞诗人了?

见李大人犹豫不决,竹心连忙给乔子舒使了个眼色。

这边乔子舒说道,“大人,深入接触当地人,更能了解大辽现在的民生。”

竹心点头如捣蒜。

“对对对,不是去草原上流浪,是了解民生。”

李大人看了一眼乔子舒,无奈地点点头。

“好,了解民生。”

竹心听罢欢呼起来。

他们一边赶羊边走,行进速度却不算慢。就这样过了三天,才跟克多家族分别到了永州。

李大人把通关文书递给永州的守城将士。守城将士看了一眼他们的文书,又上下打量他们一下。然后就跑了。

李大人,“……”

之前是守城的让他们进去没人管他们。现在直接像见鬼了似的。他们是不是有毛病啊?

就在李大人大人等得不耐烦时,永州的刺史石抹大人出来相迎。

石抹大人看上去四十多岁,但辽国这边风吹日晒,人都比较显老,也许没到四十。他非常的健壮,看上去像个武将。

此刻他的眼睛里透着傲慢,可嘴角又挂着笑。就是讨好中带着点看不起,反正很割裂。

“程刺史一直在找贵使团的下落。诸位究竟去了哪里?”

李大人笑了笑。

“我们进喀喇城把文书交给守卫。并且在驿馆里苦等程大人三天。一直没见到程大人,我们才自己往前走的。程大人怎么会一直找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