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知道了。”四皇子不情不愿地回答道。
……
子时,朝阳殿竹心屋里。
裴太师面目狰狞地看着竹心。
“竹心,你就不怕有报应吗?”
竹心歇斯底里地喊道,“我为什么怕有报应?我又没做亏心事。”
竹心突然醒过来,发现竟是一场梦。
竹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她确实没做亏心事,为何要害怕呢?
她起身推开窗,想看看外面的月亮,却发现今天是阴天。
竹心叹了口气,又重新把窗户关上了。
昨晚有没有月亮呢?她没注意。
昨晚,裴太师坐在竹心对面,一开始是气定神闲的,直到她提了赵氏之乱。
裴太师目光微动。
“时间太久了,老夫已经不记得了。”
竹心不疾不徐地说。
“太祖的意思是参与此事的人及其儿子都不能活在这个世上。宋家大房、魏家的男丁就是这么没的。
只是太祖以为宋、魏两家忌惮赵家,才推波助澜的。他没想到这一切是有人先算透了人心做了局。更没想到做此局的人就是个翰林院名不见经传的侍读学士。太师这回有没有印象?”
裴太师听罢,脸色大变。
“你既然知道此事就不该活在这世上。”
而竹心却说,“我还活着,您说这意味着什么呢?有没有一种可能皇上想遵从太祖的旨意了。”
裴太师大惊失色。“不可能。”然后他又稳住了心神。“太祖已经不在了,你不用在这吓唬老夫。”
竹心笑了笑。
“太祖不在了,皇上就不想遵从太祖的旨意了?那宋鹤鸣的小叔叔,那位惊才绝艳的少年将军。太祖明明已经放过他了,他又是怎么没的呢?”
裴太师猛然抬起头。
“你是说……”
竹心笑得更加温和。
“太师的次子,裴家六郎也是个惊才绝艳的人呢。都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叫人间见白头。宋大将军没见到白头,也不知六郎能不能见到。”
裴太师双手抓着桌案,“这是陛下的意思?”
竹心摇头,“这不是陛下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探望也是奴婢跟陛下请的旨。”
眼见裴太师松了口气。竹心又道。
“我跟惠嫔交过手,她谋略不如德妃。所以去年皇贵妃那局是谁在背后出谋划策?这诛心的手段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啊。”
竹心没在看裴太师的表情。
她心里也抖得厉害。
第200章 我想当大嫂,有想当大哥的吗?
其实竹心并不知道去年皇贵妃的事到底是不是太师在背后给惠嫔出谋划策。
但宋鹤鸣说上辈子裴太师是明年死的,而原本已经被打发到封地的大皇子,之后又被皇上召回了京城。
如果这两件事存在因果关系,那裴太师必然是做局的人。
宋鹤鸣小叔叔的事,竹心也不清楚。但一般的战役里,仗打赢了,主将却战死的情况并不多。
竹心在天机阁,以齐国密探的视角,再回看那场战役。本来十拿九稳的大胜局面,宋大将军却突然战死了。也正是因宋大将军的死,齐国才退守幽州,失去夺下大定府的良机。
既然此事是罗生门,竹心就让皇上先背下这口锅。这玩意谁心虚谁就输了。
然后裴太师就死了。
他的秘密随着他的死而结束,极尽哀荣的葬礼,悲痛欲绝的亲朋宾客。又有几人是真心祭奠他的?
他是该死的。也只他死了,她才能从天玑阁这局里解套。
竹心看了看她这双手,虽没沾上血,但她也如裴太师一般,做了诛心的人。
竹心喝了一口冷茶。与其感叹自怜,不如想想明天见十二司的事。
因为金泉从中牵线,竹心跟十二司打过一些交道。
之前竹心跟金泉说他相熟的人若有难处,她可以帮忙。金泉相熟的人都是十二司里的中下层。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水涨船高,金泉尽心竭力找人壮大他们的势力。而他找上的人也想试试竹心的实力顺便判断一下形势。
既然只是投石问路,他们所求的事大多是近期的、棘手的事。而不是上来就求身份和前程的。若真是求了前程就算是站队了。
而竹心只有掌印夫人这个空名号,根本解决不了人事的调动。她恰恰能解决的就是事。
十二司的人各司之间常有碰撞,跟六局的人也总有冲突。靠着掌印夫人的面子及资源置换。竹心竟然能调停、解决他们百分之七十的问题。
而如今,有了圣上的口谕,竹心她能做主了,也可以许许前程和差事。
翌日
王忠果然带竹心见了十二司的掌事大太监。
除了负责皇上玉玺的司礼监,第二司就是王远负责的御马司。这个职位表面上负责宫里面的御马。其实是与禁军配合负责宫里面的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