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靠胡说八道完成KPI/听说和这丫鬟有绯闻的都升官了(139)+番外

作者:树心有泪 阅读记录

那番子一听有线索,立刻把他引荐给王远。

“大人这位是乔主簿办案很厉害。河南府的土匪窝就是乔主簿找到的。”

王远笑了笑,“我们见过。那日在天牢你说咱家的圣旨是上月的。倒是个仔细的人。如今有什么线索?”

“那杀手左手受剑伤。今日去宋府借马,小侯爷身边的长随阿寿左手包扎着。下官觉得有疑点,特来告知大人。”

王远饶有兴致地问,“侯爷不是乔主簿的朋友吗?怎么还去揭发他的长随?”

“对下官来说查明真相更重要,下官告退。”

乔子舒走后王远冷笑一声。

“读书人就是好。明明是踩着别人上位,还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之后王远又吩咐那番子,把阿寿带到东厂问话。

阿寿被带到,打开左手的绷带。手上全是水泡确实是烫伤。又问了几句,一问三不知,一副被吓坏了的模样。

因阿寿的级别不够,随便找个屋子把他关起来。

六月二十日一早,京城之中又又有人被杀了,还是一剑封喉。

第99章 是终点也是起点

六月二十日一早,京城之中又又有人被杀了,还是一剑封喉。

这回被杀的人是惠嫔的弟弟永宁伯世子。

乔子舒又来了永宁伯府上。

乔子舒低着头,语气中带着自责。

“赵大哥,昨夜又有命案发生,想必此事与阿寿无关,是我太心急了。”

姓赵的番子反而安慰起乔子舒来。

“乔主簿也是为了案子,王大人心里有数。”

“赵大哥可看了死者的尸首?”

“连杀四人,此人心理逐渐强大,完美割喉,毫无破绽。”

而今日的紫宸殿上

徐世子参了大理寺和东厂一本。

“京城之中命案频发,何时才能查明真相?”

有徐世子带头,众大臣纷纷发言。

“不都说是江湖中人干的吗?请皇上找灵剑山庄来京问话。”

“对,就算不是蓝玉所为,也跟灵剑山庄脱不了干系。听说江湖上使快剑的并不多。”

皇上看了一眼王忠,“那就传蓝玉进京。”

“遵旨。”

“另外传旨京城之中除官宦外不得佩剑。外地来的把剑存在五城兵马司出京时取走。茶楼、客栈佩剑不交者一律按逆党处理。”

此令一出,京兆府和五城兵马司忙得晕头转向。京城确实再无命案。

之后小侯爷回府,阿寿也被放出来了。

徐世子过来看宋鹤鸣。

“多谢表哥。”

徐世子道,“自家兄弟,谢什么谢?”

“那把剑还我。”

徐世子道,“自家兄弟,分什么你的我的。”

宋鹤鸣:“……”

“不过你该好好谢谢乔主簿,要不是他,你就彻底栽进去了。不是我说你,以后遇事动动脑子。”

那天乔子舒用开水把阿寿的手重新烫了一遍。然后对阿寿说最好还有人能用快剑杀人。

阿寿看着自己被烫秃噜皮的手,不得不说乔主簿也挺合适当杀手的。

阿寿去徐府告诉徐世子事情经过及藏剑的地点,就回去等着被抓了。

徐世子虽然用刀,只是外人不知他师傅与宋帅是师兄弟,用剑也不成问题。

徐世子取剑后,割了一下午的木桩子,晚上就去实操割喉了。对草菅人命、欺男霸女的永宁伯世子,徐世子杀起来毫无压力。

“蓝玉来京你有何打算?我见过蓝玉出招,也去河南府的义庄看了。那个使快剑的绝不是蓝玉。

第一名土匪被一剑割喉很大原因是出其不意。那人在杀第二人时就没做得到一剑割喉。此人武功应该不及蓝玉。”

徐世子接到宋夫人的消息,交代了自己的差事后,次日出城也去了河南府。

“我知道,但此人的剑招和蓝玉很像,没准也灵剑山庄的人。让他们供出幕后主使,否则我不会善罢甘休。”

徐世子闻言叹了口气,又说道,“明日竹心的骨灰被小满和小寒带到齐州长江黄河交汇处。你要去看她最后一眼吗?”

“一个罐子有什么好看的?我不看。”

宋鹤鸣别过脸去。

千里之外也有人在谈论此事。

“听说你的骨灰要被撒到长江和黄河的交汇处,到时你就能看遍三山五岳了。”

说话的人三十多岁,一身粗布青衣,背上背着一把刀。

“是吗?”

竹心穿着同款粗布青衣,戴着一顶黑色的斗笠。此时她正专心致志地吃一碗面条。

竹心边吃边想,他们已经走了半个月。也没见他与谁联系,他是怎么知道京城的消息?

竹心怎么会和青衣刀客在一起呢?

这要从十五天前讲起。

那日竹心他们遇见土匪和刺客。竹心他们被逼无奈进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