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家长的请求下,阙宛舒便主动联系了学校,希望能为个案的老师和同学们做一场相关宣导,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个案的情况。
巧合的是,个案所就读的学校恰好就是阙宛舒的母校——梓城华伦国际学校。
在她的积极沟通下,很快就和学校达成了合作。
这是第一次有听语相关专业的治疗师前来宣讲,因此学校要求所有班上有听觉障碍学生的老师务必出席,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本身对此类知识有兴趣的老师主动参与。
阙宛舒先进行了老师们的宣导,这才来到个案的班上进行学生们的。
她特地准备了两份PPT,给老师的那份涵盖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建议,给学生们的则较为简单且具趣味性,并设置了有奖征答以促进参与度。
学生们的反应意料之外地非常热烈,其中有个小孩格外让她印象深刻。
他并不是最积极地参与问答的那位,但当出现其他人都答不出来的问题时,他又每每都能答对,精确得令阙宛舒感到讶异,总觉得他对听觉障碍有一定的了解。
最后宣导在同学们的高度参与下顺利结束了。
此时阙宛舒正在收拾东西,她的个案羽晴跑到讲台前和她打招呼,身后还跟着一个男孩子。
羽晴指了指她的同学,笑眼弯弯地说:“老师,这是我同学小咏,他说想问老师问题。”
阙宛舒把目光投向她身后的人,发现他正是在问答环节上表现亮眼的那位男同学。
容貌俊秀的男孩子非常礼貌,他眨眨眼睛,表情认真地看着她道:“老师您好,请问方便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吗?”
“当然可以。”阙宛舒弯起眼睛,笑问:“你叫小咏是吗?”
他点点头,自我介绍道:“是的,我叫卫咏。”
听见这个名字,阙宛舒并觉得不意外。
早在看见卫咏的第一眼,她就猜到了他是谁家的孩子,因为他和小时候的卫珣长得实在太像了,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也许是因为爱屋及乌,她对卫咏有股天然的喜爱,表情不由愈发温柔:“卫咏同学你好,你想问我什么问题?”
却听卫咏说道:“老师对人工电子耳也有了解吗?”
阙宛舒有些诧异,但还是很快点着头道:“当然,我有很多植入人工电子耳的学生,你想知道什么吗?”
卫咏微微睁大眼睛,像是有些惊喜,他问道:“我想知道那些人植……植入人工电子耳后,如果再加上训练,以后有机会像我们这样听得那么清楚吗?”
阙宛舒温声答道:“如果从小就植入电子耳,并搭配适当的听能训练,有很多人都能够发展出不亚于正常同龄人的言语能力。”
“至于听能方面,电子耳毕竟是机器,和正常人耳还是有区别,虽然不能保证电子耳植入者能拥有正常的听能,但要应对绝大多数的聆听环境是没有问题的。”
卫咏点点头,表情若有所思。
他又继续问:“那如果他都不怎么说话,会是因为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吗?”
阙宛舒挑了挑眉,含笑反问:“他?小咏指的是你的家人吗?”
“嗯,是我弟弟。”卫咏摸了摸脸,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弟弟一出生就听不见,两只耳朵都装了人工电子耳,现在经常会去医院上课。”
他补充道:“弟弟去的医院也是云安医院,和老师上班的地方一样,您也认识我弟弟吗?他叫做卫谦。”
阙宛舒目光温和,笑道:“嗯,你弟弟也是我的学生。”
“真的吗?”卫咏亮了眼睛,立刻又缠着她问了很多关于卫谦的事情。
从他提出的问题里,能够看出他是个非常关心弟弟的好哥哥,他经常陪弟弟玩,对于弟弟的表现有一定的了解和诸多的疑问,只是因为他的父母很忙,没办法经常回答他这些问题,所以他才会来找阙宛舒。
除了弟弟的听能发展,卫咏还格外关心一件事:“弟弟上学之后,也有可能会因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
而被欺负吗?”
也?阙宛舒一愣,下意识看向羽晴:“晴晴,你在学校被欺负了吗?”
羽晴闻言抿了抿唇,过了好一会才小声地说:“有同学抢走我的助听器,小咏帮我拿回来了。”
阙宛舒拧起眉,神情严肃:“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几次吗?”
“只有一次。”羽晴看了卫咏一眼,道:“小咏骂他们了,而且我也告诉了老师,老师也骂了他们,后来他们就不敢再做了。”
“做得好,以后要是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一定要告诉老师。”阙宛舒摸摸她的头,也摸了摸卫咏的脑袋,夸奖道:“小咏也很棒,你是个见义勇为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