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挺难受,挺不得劲,可是又有点幸福,不知道咋回事。
深夜,丰墨言看着隔壁房间的崽子已经睡着,她进入空间,直接瞬移到京城临时的厂子。
她在空闲的库房里放下所需要的药材,把纸条放在姜玉宣的桌子上,看着井然有序的制作间,她还算是满意,起码走上了轨道。
4月28日,丰墨言带着晋钰笙去了鲁省,这路上的时间省掉,带着晋钰笙在这个新的城市逛来逛去。
他已经习惯了舅妈带着他跑来跑去,就像是神仙似的,反正他脑子小,不会深究这是为什么,只当是舅妈的本事大。
他们买了一堆的好吃,好玩的,等他新鲜感消失,才去了沿海城市青市。
因为提前打了电话,陈大牛驾着牛车亲自来接:“大牛叔,我们在这里。”
陈大牛还以为错过了,猛然间抬起头看见了来人,驾着牛车赶紧往这边来。
“俺还以为过错了,这里的天不是很热,海边有时候会冷,特别是晚上。”
丰墨言闻着鼻尖传来的海腥味,不是很难闻,却很新鲜,还是第一次闻到这样的味道。
“大牛叔,你们这里的海产品难不成没有往外卖吗,现在的肉都难得,这样的鱼肉,海鲜,应该很多人喜欢的。”
陈大牛身上都散发着海的味道,眉宇间带着愁容:“海上凶险的很,基本上都是在海边挑挑拣拣,就可以吃几顿。”
“更不要您说的出口,根本就没可能,这个味道太重,很多人不喜欢吃,还不容易保存,这东西离开水就活不下去了。”
也是,现在的人喜欢吃猪肉,鸡肉,鸭肉,鹅肉,不怎么喜欢吃鱼,认为没营养,再说就是刺多。
最重要的是没有捕鱼的工具,船也不是每一家都有的。
几乎都是一个村子一艘,或者是几个村子合伙造一艘,目前也没有烘干的技术,可见这件事还未有人去做。
第245章 帮扶
坐牛车一个小时才到李村,村口一个年轻人带着村里人在那里等着,他们穿上了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最淳朴的笑容。
陈永川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和尊敬。
“小嫂子,辛苦你您跑一趟了,我真是感觉很愧疚,要不是我这双腿不争气,也不会让我爸一个没读书的去那里。”
丰墨言看着他敬过来的军礼,也还回去一个,她还带着部队的军衔,敬礼也说得过去。
“你这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如果不是老叔实在是跟那些不一样,我也不会发现这件事。
你去了也就可能跟我错开这个缘分了,我这次来时间紧,任务重,咱们直奔主题,带我去厂子看看。”
陈永川的脚步在后面跟着,丰墨言低下头看了眼:“你这个脚没那么严重吧,你怎么还柱上拐了,医院没跟你说怎么休养吗?”
陈大牛瞪了他一眼:“前几天还是好好的,这几天他非要亲自盯着,这不又复发了,要不是您的药顶着,他估计早就疼的站不起来了。”
周围的大娘们也抹着眼泪:“我们村里读书的孩子少,川子还是在他大舅那里读了初中,不然我们村子怎么会搞这个集体厂子。
就是这孩子的脚,我们心疼,都怪我们这些老的不认字,不懂文化,村里的年轻人也都是种地,干力气活,哪懂这些。”
在她印象中,红旗大队也是如此,读书认字的没有几个,好歹大队长干点实事,还有那几个读书的撑着。
全夏国不知道有多少村子都是这样的情况,怪不得后来脱贫叫了那么多年,还是有村子贫困,都是因为那里的思想没有带动,没有变化。
“大家别这样说,这次大牛叔带来了订单,咱们只要把货给卖出去,一样可以赚钱。”
“不瞒大家,我也是一名知青,我刚开始去的那个地方也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可是现在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里的学生走出去了,那里的男人女人都有了工作。
每个人分工合作,种地的种地,看孩子的看孩子,就连学校都盖起来,仅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这放在李村同样可以,只要劲往一处使,下一代一定走出这个山村,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陈永川内心是火热的,他没想到小嫂子真的亲自来了,就为了让这里的村民过上好日子,他们旅长真是好福气。
丰墨言十几分钟才到他们所谓的厂子,真是勉强可以说是作坊:“我安排你几件事赶紧去办,这里实在是不像样子,就是领导来了都不好意思拍照宣传。”
“第一去镇上的垃圾站买点旧报纸,把墙上都糊上,这样干净些,墙上面对阳光的地方掏个洞,记得通气,不然这里工作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