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小顺子的父亲长大了, 再辗转多年,才算重新找回自己家人。
再过不久, 小顺子的父亲结了婚。小顺子的母亲怀孕艰难, 废了许多的事,才算怀上了小顺子。
亦因此, 一家人都特别宝贝这个孩子。
可小顺子生下来后,小顺子学走路、学说话什么都比别人迟。
小顺子的父亲带着小顺子去做过检查,医生都说这是正常的,不需要过于紧张,等孩子再长大一些,孩子就会正常了。
但小顺子的母亲却怎么看就怎么觉得自己可能生下了一个痴呆儿。
她还觉得小顺子的父亲穷。就小顺子出生之后,两人带着小顺子去做检查,有时候还要吃一些药,就不知道多花了多少钱。
她以后要再继续待在这样的人家里,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可能会有吃不完的苦头。
正好这时候有人找上了她,说是能带着她去过好日子。
她终于承受不住现实的压力,选择了远走高飞。
小顺子的父亲被这事打击到了,变得愈发沉默寡言,每日里除了干活,再也无法对别的事情提起兴趣。
小顺子的爷爷那时候也已死了,姑姑则嫁了人,还嫁得比较远,只能偶尔回家一趟。
小顺子平日里只是和父亲、奶奶在一起。
他幼年的发育偏慢,日常在家又缺乏更多的教导,他学习语言等的速度就再慢了一些。
这就让其他人都更确信,他的智力有问题。
也就他的姑姑来家里,看望他们时,会说他应该是一切正常的,没他父母想象那样,还有一身毛病。
可这样的话,他的父亲和奶奶都不怎么相信。
小顺子只有在姑姑来的时候,才觉得开心一些。
但意外总会降临。
小顺子的姑姑在盛夏中暑。她刚有中暑迹象时,并没有怎么在意。等她身体受不住,整个人倒地后,她已就无可救。
小顺子姑姑一死,姑父等都不怎么和他们往来了,两家人的联系愈发断掉。
小顺子见不到姑姑,他的父亲和奶奶又将他当痴呆儿,不怎么和他说话,说也只用哄傻子的语气说话,他不乐意多说,就更沉默寡言。这就再进一步地加重了其他人对他的刻板印象。
再后来,他的父亲也出了事,一命呜呼。
自此,小顺子只能和自己奶奶相依为命。
那时候的小顺子还没到入学年龄。
到现在,小顺子应该要上小学了,但他奶奶都觉得他痴呆,上学也没用,还白花钱,就将他的事耽搁了下来。
小顺子也觉得自己家里的环境真的艰难。
他实在缺乏教导。
别人当他是痴呆儿,虽然会不怎么喜欢接近他,但不时地也会给他一些好处。
他看到了那些好处,就想着自己可能可以就这样混下去。
他不知道上学的重要。
哪怕他看着其他的孩子上学了,只剩他,他也因为自己一直都是被孤立的,而不觉得这些事有多重要。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混着日子。
不求别的,只要能让自己活着就行。
宁施晴听得心内酸楚。
像小顺子这样的孩子,最缺乏的只是良好的教育。
他的天资当真不差。
就算是知名的科学家,幼年都有说话迟等问题。
小顺子小时候如果能得到家人更耐心一些的教育,他肯定能有不一样的未来。
可惜他的家人都被先入为主的想法误导了。
再后来,他自己都不愿意再去纠正家人们的看法了。
连一个心智更加健全的大人,如果长期无法纠正别人对自己的认知,都可能会干脆选择摆烂。
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呢?
没有人纠正小顺子的错误认知。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像是小顺子这样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而其他人和小顺子说的话,也不可能被小顺子真正听进去。
就这样,小顺子在错误的路上走远了。
宁施晴不知道自己现在才发现这些,是否还来得及。
她轻轻摸着小顺子脑袋。
“我看你想出门,你想去哪里?”
“我……”小顺子皱着眉,看着宁施晴。
他的年纪不大,现在皱眉,就像一个小孩硬要学大人的模样。
很快,他说:“我想去老树头那边。”
老树头,就是张大哥和胡二哥盯上的老人们居住的地方的名称。
不是很正式的称呼,但当地人都习惯了这样叫。
“今天张大哥和胡二哥来找我了,我不知道他俩想做什么,但他俩之前让我去那边跑动一下的。我就想,我再过去看看……”
他用说不清自己过去能起到什么用。
或许他会发现了哪一家人比较有钱后,再在张大哥和胡二哥来找自己时,将这消息告诉他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