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点点头:“成,大哥,那我进屋了,你收钱可别收错了。”
“放心吧。”大江手上麻利的装着馒头,头也不抬的应了一声。
大山进去时,正好看到舒云拿起电子秤上的木盒,准备将剩下的粮食倒进面前的布袋里。
“掌柜的,我来吧。”大山三步并作两步,接过舒云手里的木盒。
舒云此时已经累的快抬不起胳膊了,有大山帮忙,顿时就轻松起来。
后面进来的,看到杂粮的那个格子里不多了,顿时着急起来,但没一会,他们就看到大山转身进了一扇门里,抗了一袋粮食出来,一打开,竟又是新的杂粮,哗啦啦倒下,杂粮箱顿时又装满了,看到这一幕,他们才总算放下心来。
忙碌中,很快就到了中午,村民们还在不断赶来,眼看着队伍和早上基本没什么区别,舒云也只能暂时关了店门,让他们吃了午饭又来。
村民们不乐意,但没办法,也只能等着,一些人不愿意走,干脆就在门口原地等着。
馒头上午基本就卖完了,大山和大江又将蒸笼端回屋里放着,等着下午卖的时候再端出去。
“掌柜的,你这锅里剩下的水还要吗?”外面的村民们忐忑的问道,“如果不要了,可以给我们吗?”
“可以,你们要是渴了就喝吧。”舒云道。
村民们闻言一拥而上,有容器的用容器装,没有容器的就用手捧,没几下就把锅里的水给分完了。
第19章 平安镇旱灾
因为干旱原因,他们的水源也少的可怜,如今能喝到一口这么赶紧温热的水,已经很不容易了。
只不过就这么一下,舒云的锅就脏了,她看着,也没说什么,下午的时候再刷一遍好了。
其实这群村民已经算好了,排队也比较自觉,没有乱碰乱抓的现象,所以舒云的容忍度也就高了一些。
舒云招呼大山和大江两人一起吃饭,端出了一大盘馒头,还有几盘菜。
惊的大山和大江忙摆手,说自己回去吃就好了。
“你们帮了我这么多,不吃点东西怎么行,这样我下午都不敢让你们帮忙了。”
舒云好说歹说,总算是让他们坐了下来。
因为是关着门的,门外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吃什么,有的甚至还扒着窗户想往里看,被大山瞪走了。
他们只吃馒头,也不好意思夹菜,还是舒云帮他们夹到碗里才肯吃点。
馒头也吃了一个就说自己吃饱了,还是舒云强硬的塞到他们手里的:“这些馒头下午肯定是不能拿出去卖的,我自己也吃不完不就坏了吗?浪费粮食怎么行。”
两人听到舒云这么说,才总算是松了口,最后,舒云吃饱了后,他们才彻底放开,将剩下的馒头和小菜连同着菜汤都给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饭,舒云就重新打开了店门,馒头也再装了几蒸笼。
她原本要去刷锅的,但大江将这活给揽了过去,还保证自己会将锅给刷的干干净净。
舒云闻言,便放心将这件事交给他了,自己则和大山一起继续守在这粮食摊子前,将空了的盒子补上货,最好卖的杂粮多放一个格子。
外面的百姓们见门开了,又一窝蜂的涌了进来。
看到粮食又补满了货,百姓们忍不住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来,即使外头的天气再热,这一刻也值了。
这一忙碌,一直到晚上八点,最后一个顾客才买完粮食离开,舒云已经累的抬不起胳膊了,大山和大江也忙的一身汗水,衣服都被打湿了。
结束后,他们还帮着舒云将蒸笼收进来,剩下的粮食放进仓库。
他们还给自家买了粮食,一人五十斤的杂粮和二十斤大米,舒云给他们算的八折,算是员工内部价。
临走前,舒云给了他们一人一个包袱:“这是今日两位大哥帮忙的报酬。”
“那怎么行,昨日掌柜的已经给了那么多东西了,今日又吃了这么多的馒头,再收东西我们成什么了。”大江义正严辞的拒绝了。
“对,掌柜的,你就收回去吧,明日我们也来帮忙。”说着,兄弟两扛着粮食大步回家了。
见他们执意不收,舒云也只能将包裹收起来,这里面有几个馒头一小包白面和一小块肉,是她觉得能表达感谢的报酬。
不过他们不收,舒云也只能先放起来,等到之后再找机会给他们了。
大江回到家,妻子陈氏正在厨房将昨天的馒头蒸热,听到门响后,扶着腰走了出来:“回来了。”
大江点点头,将背上的粮食放下来,又倒进厨房的米缸里。
“买了这么多,今日怎么去这么久?”陈氏有些担忧的问道。
“今日和大山去帮忙了,今日人多,掌柜的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想着昨日人家给了大山那么大一包馒头呢。”大江擦了擦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