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淮骁:“一会问一下村长。你觉得哪栋房子是刘鹏家?”
夏杭脑海闪过刘鹏的资料,不一会指着村尾一座一层楼的房子,“应该是那里。”
那座房子虽是平房,但是外墙很旧,看得出房子年头已经很老了,周围也都是一些老房子,村里近些年新盖的房子都在往村头移,村尾的这些老房子看得出已经没人住,只有那座只有一层的平房,院子里晾着一件衣服,院里有炊烟。
韩淮骁:“走,去看看。”
这次他们没有绕小道,而是刻意从村里的大道走下去,一路上遇见不少村民在家里的前院吃饭,天热了,在外面吃,有山风,凉快。韩淮骁和夏杭进村的时候好些人看见了,村小,没有秘密,县政府农业局有人下来做调研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散开了。
韩淮骁手里还拿着笔记本和笔,和夏杭一边走一边记,一个中年男人端着饭碗凑近,“你们在记什么?”
夏杭一本正经:“我们在记你们村里农田的耕作情况,还有你们每家每户门前种植的果树品种。”
中年男人:“记这些干什么?”
夏杭:“不清楚,我们只管调研、记录、上报。”
很多人对政府官员还是有些怵的,中年男人不再多问。韩淮骁和夏杭就这么一路走到了刘鹏家。
快到刘鹏家门前时,韩淮骁悄声对夏杭道:“一会想办法让他走动走动,我想录一段他的动态视频,你给我打掩护。”
夏杭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但还是点点头,“嗯。”
第25章
来到刘鹏家门前,夏杭敲了敲敞开着的大门门板,“你好!”
刘鹏正在前院做饭,他们刚才看到的炊烟是从一个可移动的铁灶升起的。铁灶灶膛塞着几块柴,上面放着一个盖着盖子的铁锅,闻味道,里面煮的应该是鸡肉。
铁灶旁边用铁皮盖了一块地方放柴,靠院墙放着快一人高的柴垛,柴块比较大,刘鹏正在劈柴。一般人劈柴都用斧头,刘鹏用的却是一把柴刀,柴刀着力没有斧头好,刀卡在了柴中间,刘鹏正用力把柴刀往上拔,听到脚步声,转头看过来,“你们是谁?”
夏杭举了举手里的工作证,“我们是县农业局的,跟着我们局长下来你们村做调研。一路过来看到大家门前种的都是果树,只有你院前种的是甘蔗,很多年没吃甘蔗了,嘴馋了,你能卖一根给我们吗?”
刘鹏应该也听说傍晚有人下来做调研的事,对夏杭的说辞没有多问,继续低头劈柴,闷声道:“你们想吃就去拔,不用钱。”
刘鹏今年30岁,但是看起来像40岁,没有一点三十而立的男人的精气神,整个人看着丧丧的,头发应该有几天没洗了,又油又脏,身上穿着一件背心,一看就穿了很多年,布料经过一次次搓洗,变得很透,下身是一条灰扑扑的中裤,脚上是一双蓝色拖鞋,鞋面上很多陈垢,看样子是从来都没有刷洗过。
夏杭拿出手机,“老乡,不给钱不合规矩,我们会丢工作的,不过我没带现金,你给我支付码,我转你,行吗?”
刘鹏看他说得严重,态度又坚定,只好慢吞吞地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手机,韩淮骁眼里的讶异一闪而过,那是一部新出不久的国产机,官方售价7000多,刘鹏居然舍得买一部这么贵的手机。
夏杭这些年不在国内,对这些更新迭代快的电子产品不太了解,给刘鹏扫了20块钱后,问刘鹏:“老乡,能把你手里的柴刀借我削一下皮吗?”
刘鹏用力一拔,这次终于把柴刀从柴里拔出来了,递给夏杭。
夏杭拿着柴刀,假装不经意地问道:“你怎么用柴刀劈柴,用斧头是不是会更好劈?”
刘鹏抬头看了他一眼。
夏杭看着他的眼神纯净温和,好像就是随口一问。
刘鹏:“家里没斧头。”
在夏杭和刘鹏交谈,引走刘鹏注意力的时候,韩淮骁在不动声色地打量刘鹏,还有他的房子。啪,一根柴头燃烧了一半,重心不稳,从铁灶口掉了下来。刘鹏过去蹲在灶口前,把那根柴头塞了回去,又添了一根柴,灶口烧着柴,温度高,刘鹏撩起背心擦了一把脸上的汗。他很快就把衣服放下了,但韩淮骁还是看到了,刘鹏背上有两道十厘米左右长的红痕,旁边还有几道颜色较浅的。
夏杭也看到了,拿着柴刀出去砍甘蔗的时候,低声问韩淮骁:“他背上的伤是被树枝刮的吗?”
韩淮骁有些意外,“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