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778)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迅速整理好思绪的司农寺卿立即上前一步,朝着上首恭敬行了一礼:“启禀陛下,臣以为这种新型种植模式是周大人研究出来的,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如何选址、播种、施肥。”

“为了不耽误百姓们的收成,臣以为这事还是需要周大人指挥,我等司农寺一众人等,皆听他调派。”

在场朝臣听到这话,忍不住心中暗骂一句:老狐狸!

这司农寺卿三言两语,便将事情又推回了周煜身上,还落得个配合的好名声。

皇帝听到这话,沉郁的脸色稍霁,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他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有理,周煜擢升云城长使,此事仍旧由他负责。”

“陛下.....”冯相还想再劝。

皇帝却只是微微抬手,止住了冯相接下来的话。

“如今北戎已覆灭,云城的守备军,不必如往日那般严密。”他的语调威严,在寂静的殿内回荡,震的众朝臣都有些懵。

有人立即会意过来,陛下这是要撤下周修成?

那让周煜去云城执政,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此时,此刻在场朝臣心思各异,屏息静气的聆听着皇帝接下来的话。

“着周将军率十万守军移防西北,与常将军共守边关。另调五万兵马退守朔州,云城只留三万常备军即可。"

这样即便云城兵力告急,身后还有这五万兵马守着,即便出现不测,完全来得及驰援。

殿中众臣听闻此言,皆面露惊色,陛下这是早就有所打算了吧。

现在周修成被调走,周煜自身能力强,且政绩突出,便是心中在不情愿,这般重要的一个军事要塞就这般被抢占了去。

他们也没了理由反驳陛下的决定。

有那心思敏锐的,正想打云城新的那三万守军统帅主意时,只听皇帝再次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至于云城的守将,朕已有人选,派永宁侯过去。”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臣皆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永宁侯作为勋贵,是坚定的保皇派,更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为人忠勇,早年也跟着陛下打天下,后来在一次攻城战役中,受了重伤,便也错过了在朝堂之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机会。

现在皇帝派他去镇守云城,既能稳定局面,又能让皇帝放心,那些有心思抢占此位置的人,拿什么争?

冯相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先前已经驳了陛下的心意,这会陛下做的安排已经最妥当不过。

此时若是再不识趣,只怕会惹得皇帝不快。

皇帝见众臣不再言语,眉宇间的威严渐渐舒展,嘴角噙着一丝满意的笑意。“既然诸位臣公,对此没什么异议,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来人,拟旨!”

话音刚落,礼部官员赶忙趋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跪在御案前,铺开圣旨,提起笔,静候皇帝口谕。

“祁水县令周煜,年少有为,自入仕以来,政绩卓著,在任期间,心系百姓,劝课农桑,使治下之地民生渐兴,仓储渐丰。其才其德,堪当大任。特擢升为云城长史,收到诏书之日起回京述职”

“周修成将军骁勇善战,平定北戎有功,加封镇西大将军,统率十万精兵移防西北,与西北军共守边关。"

“永宁侯,其为人沉稳持重,治军严谨,素有威望,今特命其为定远将军,驻守云城,管理云城防务。”

待皇帝下完旨意,众朝臣纷纷叩拜,口中高呼,“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心情舒畅的离开金銮殿。

而此时众朝臣的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第604章 聘礼

退朝后,周修远刚踏出金銮殿,就被一群同僚团团围住。

"恭喜周大人啊!令郎年纪轻轻就出任云城长史,真是虎父无犬子!"礼部侍郎拱手笑道,眼角堆起深深的褶子。

"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要是有令郎一半出息,老夫做梦都要笑醒喽!"

周修远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一一还礼。

忽然听见人群后传来一声冷哼:"不过是依着农事取巧罢了......"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都听见。

众人顿时安静了一瞬。

周修远目光扫过去,便是方才在大殿之中出言反对的老御史。

周修远心情大好,对这些酸言冷语并不在意。

此刻他的心中暗自高兴,弟弟虽被调往了西北,但手握实权手,不过是换了一处去处。

儿子又升任长使,执掌一方政务,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旁人酸几句,他又怎么会在意?

老御史见周修远并未与他讥讽,反而被人簇拥着走远,只得没趣的甩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