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吏部的主事突然出列,"周大人弱冠之年便执掌云城要务,恐难服众。且他还有一年任期,不若待他任期满后调回京中先历练、历练?"
见有人反对,这时御史大夫适时上前一步道:"陛下,周都督如今还执掌云城军务,若再让周煜任长使......"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军政大权尽归周氏,乃内乱之源啊!"
听到这般污蔑自家人的话,周修远也不干了,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脸惶恐的道:“陛下,我周家忠心耿耿,煜儿更是为陛下,为朝廷办事,九死一生,如今竟被小人背地里挑唆!”
“陛下,还请陛下明鉴,我周家断没有不臣之心!”
御史大夫被骂了小人,当即吹胡子瞪眼不干了,“你骂谁小人!”
“谁污蔑我家周家,谁就是小人!”
御史大夫气的广袖一甩,斥道:“粗鲁莽夫,血口喷人。”
“.......”
见两人争执了起来,其他人默不作声,看起了戏。
皇帝则是头痛的扶了扶额头,心中思忖今日这事儿怕是不成了。
他拍了一下桌案,斥责道,“殿中喧哗,成何体统!”
两人立即俯首跪好,“臣等知罪!”
皇帝不再看两人,目光转向场中站着的几人,“朕一向赏罚分明,这次周煜立了这般大的功劳,那以诸位爱卿的意思,该如何奖赏他?”
听皇帝的意思,这应该是打消了原先的升迁念头,至于奖赏,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也没有头绪。
皇帝的视线若有似无的落在吏部主事的身上,吏部主事心中叫苦不迭,他是驳了陛下的心意,但那也是按照规制行事。
哪有县令一跃成为州府长史的,何况周煜的任期还没满,他的政绩如何,还需评判后才有定论。
但这话他此刻不敢再与陛下辩驳,此刻他心里不断盘算着,究竟该给他什么样的赏赐,才能不违背律法,又能让陛下称意的。
皇帝的目光在吏部主事身上逡巡一圈,见对方额头浸出汗水,显然是被自己威慑到。
皇帝不由轻勾唇角,知道害怕就好,那后续再开口想必不会这般不知趣的再跳出来。
他转了目光,看向了为首的丞相问道:“冯卿家,你觉得朕该如何封赏周煜?”
第565章 册封乡君
冯丞相先前不动声色的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皇帝,并不能看出陛下的喜怒。
此时的他心中还在琢磨,陛下提议让周煜去云城当长使,究竟是试探他们这些人的态度,还是真的有此打算。
不过他此刻已然顾不得琢磨皇帝的心思,见自己被点了名。
他聪明的既没有明确的站队,而是转了话头道:“臣听礼部官员说,陛下已经给小周大人赐了婚。”
“既然是赐婚,同样也是陛下的奖赏,陛下已经赐给小周大人这般蕙质兰心的姑娘,微臣觉得这便是对小周大人的恩典了!”
皇帝看了冯丞相一眼,心中暗骂了一句老狐狸。
他赐婚是真,若是矢口否认,金口玉言,那便是打自己的脸。
他不动声色的问道:“就算赐婚是朕对周煜的恩典,那今日周煜提供的石炭制作之法,可是他的功劳?”
冯丞相见皇帝顺着他的话说了,仍旧一副恭敬模样道:“小周大人自然有功劳,但微臣觉得,这功劳该当是折子上所述他那未婚妻子的!”
“微臣方才又细细游览一遍折子,这石炭能用来取暖,是那女娃用了改良方法,微臣觉得与其奖赏周大人的进柬,倒不如奖励这女娃。”
“陛下可不能因为爱屋及乌,便偏向周大人,倒叫真正的有功之臣受委屈。”
“若不是她主动与周大人分享,周大人又如何得知此事?”
听到冯丞相的话,方才与周修远吵的脸红脖子粗的老御史上前,从他手中拿过折子,细细的看了一遍后,似是想起了什么,捋着稀疏的胡子笑道:“陛下,冯相所言极是!”
“先前老臣只顾被折子上所述内容吸引,竟是忽略了真正的出力者。”
“虽说夫荣妻贵,但陛下您也不能让真正的有功之臣寒心啊!”
若不是冯相提及,皇帝还真就忽略了此事。
他原是想提拔周煜,想叫周煜去云城,帮他管理好将会与草原部族融合的云城。
但他也知晓以周煜的资历,想要将之擢升至云城,势必会遭受朝中重臣的反驳。
这不皇帝便想借助此次机会,试探一下几人的意思。
预料之中的事儿,吏部不同意,便是御史也不赞成周煜的快速升迁。
也罢,周煜在祁水县还有一年任期,待任期满后,若是他政绩能评上个优,他便再想法子将之升迁至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