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和昨夜跟着制陶师傅忙了大半夜,今早匆匆忙忙雇了车,拉扯货物往家中赶。
待回到家里,便听荣伯说老大带着人来集市上卖货了,他当即马不停蹄的拉着货物赶来汇合。
好在还真让他赶上了。
他一边拨开人群往卫常远这边靠近,同时大声回道:“带了,带了三百来个。”
第一次制作,残次品、毁损品颇多,一窑烧制出来最终只有这三百来个能用。
买了煤球,又对这煤炉感兴的顾客,听到这话,顿时调转方向,对准了来人,“那煤炉多少钱一个,我要一个!”
“我要两个!”
卫常远见了,立即让身边的人,赶紧去护送人和货物过来,同时不忘安抚众人,“大家不要急,今日买不到的人,待年后直接去城西的卫氏杂货铺,肯定是能买的到的。”
顾客们便是不听,不听,他们不听。
能够早点用上这煤炉,谁还愿意等。何况这天寒地冻的,煮上一壶清茶,围着小煤炉,一边品茗,一边取暖,那才惬意呢。
就这样,卫和带过来的煤炉,在煤球的加持下,即便卖到了两百文钱一个,还是很快售罄。
一行人不到午时,带过来的货物便被售卖一空。
卫常远很高兴,他拍了拍手上的黑灰,笑着同众人道:“今日试水很成功,咱们先回去。”
随行人员心情也很激动,但也明白外头不是说话的地方。
于是手脚麻利的收拾好摊位,兴冲冲的驾车归家。
第561章 过年
卫常远回到家里,另外派出去的两队人马早已归家。
超乎预期的,他们没想到这东西这般好卖,有人兴奋的提议道:“老大,咱们要不要再拖些到集市中去卖?”
卫常远摆摆手,“今日除夕,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平日里走南闯北的也不着家,今明两日大家在家里好好陪陪家人。”
“这两日,先将煤球放在杂货铺里售卖,该歇息歇息,后头还有你们忙活的时候。”
众人听后,纷纷咧嘴应是,“那老大,我们便先回去了。”
这一年,他们比先前在外行走的都多,一年去了两次草原,又跑了一趟祁水县,钱虽说没少赚,只是陪伴家人时间少之又少。
送走了手下,热闹的院中,瞬间清冷下来。
好在今年有外甥女陪着,卫常远心中倒不觉得寂寥。
傍晚时分,宋芷跟着荣伯他们布置家里,屋檐下挂满了红灯笼与红色剪纸,舅舅则带着卫和忙着贴对联。
整个府中张灯结彩的,瞧着分外的喜庆。
这时,周煜亲自送着宋友林以及郑怀明来卫宅。
宋芷听到小人禀告,忙丢了手中的活儿迎了出去,见到满脸胡须,神情略微疲惫的父亲与师兄,她一边将人往院中引,一边开心的道:“我原以为爹爹无暇与我一同过年了,能回来,那就太好了!”
见到女儿,宋友林心情亦很好,连日来的疲惫顿觉一扫而空,“也是小将军发的话,否则我的确回不来。”
“连日来的雪灾波及到不少百姓,附近县镇受到影响的百姓也不在少数,连日来灾民人数不断增加,巡防工作更是不好懈怠。”
这也就解释了他为何这几日都没能来看女儿。
宋芷微微蹙眉,撇头看向郑怀明,“师兄,那些灾民的情况还好吧?”
郑怀明被周穆请去帮灾民们看诊,连轴转的颇为耗费精神,他沙哑着嗓音道:“大都是一些感染风寒的病症,好在吃药及时,又有了庇护的住处,尚且可控。”
卫常远见两人神色疲惫,便招来仆妇吩咐道:“先给两位准备间厢房,再备些热水给两位梳洗。”
两人皆满身的尘土,尤其是郑怀明又在灾民处待了两日,急需好好洗个热水澡解除身上疲乏。
两人客气的朝卫常远道谢后,便被仆从引着先行回了厢房。
待人走后,卫常远邀请周煜去客厅坐一坐。
周煜推辞道:“舅舅我就不坐了,我与阿芷说几句话便回去。”
卫常远也看出来了,人来这里,目的就是为了见外甥女。
不过,他也不是那等古板之人,点点头而后背着手离开。
待人走后,周煜眸光潋滟的看向宋芷,柔声道:“你随我来,我有礼物送你。”
宋芷见到他时,心情莫名的跟着飞扬,脚步轻快地跟在他身后,直至府门之外。
守候在车旁的良田,一眼瞥见宋芷,立刻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将脚蹬置于车辕之下。
宋芷被周煜牵着上了马车,他牵着她在车厢中坐下,自己则紧挨着她坐下。
随后,他修长的手指从怀中取出一枚莹润的平安扣,红绳缠绕,玉质温润如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