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本也是听说了宋家做出了一种吃食,在县城售卖,那生意可火爆了。
大家心中好奇,脚下不受控制的想要来瞧一瞧,这不聊到了小半个时辰了,愣是没看到对方忙活。
这会子去城中售卖的几人回来了,有村民不好意思再待下去,告辞走了。
却也有那想要一探究竟村民的问道:“阿芷丫头回来啦,我听说你们在县中卖吃食,生意还很好,你们做的是什么吃食啊?”
宋芷并不像吴氏那般,模棱两可的回答,见对方问的直白,她亦然回的坦荡,“哦,婶子问的是凉粉啊?”
有人顺势问道:“听说这吃食在县中生意很好,改明我们也买一块尝尝,也算给你捧一捧场。”
宋芷大方的笑道:“是我疏忽了,这些年小弟治病缺钱,亏的叔伯婶子们伸以援手,我也没什么好感谢的,婶子们既是对这凉粉感兴趣,回头我给你们送去尝一尝。”
众人皆惊,就是吴氏也没想到孙女会如此说。
方才问话的婶子忙摆手拒道:“这哪里成,婶子就是好奇来问一问,不是要来占你们便宜的,那什么,我们出来也挺久了,就先回去了。”
要说来宋家串门的人,不过是想要来瞧一瞧,或是打探一番做的什么吃食,自家能不能也做?
现下整个村子都穷,这乍一听村里最穷的人家能够通过做吃食赚钱,她们如何能不心动呢?
大家心里就像明镜一般,清楚着呢。
可现在宋芷要白送他们,他们却又不好意思了,一众人纷纷从宋家告辞离开。
村民的思想还是很质朴的,虽各有小心思,但该不该占的便宜还是知晓不好占的。
这要是被家中的长辈知晓了,少不得一顿的斥责。
待送走了人,吴氏将栅栏木门关上后。
她从前从不觉得这简易的栅栏木门有什么不对。
这一次再看这什么都挡不住的木门,不由叹了一口气。
宋芷放下背篓,转身就见阿奶一脸忧愁的看着简陋的栅栏门叹气,问道:“奶,这是怎么了?”
“这也不知谁与她们说了,你在城中售卖吃食的事情,今日就好些来家里探究的,这要是他们日日来家里,这吃食可怎么准备?”
“你伯娘现在还将自己关在杂物房里呢!”说罢,指了指对面关的严实的杂物房。
宋芷的目光向杂物房看去,就见杂物房的门被打开一条缝隙。
两颗小脑袋探出来,见到自家阿姊、兄长都回来了,这才欢呼的跑了出来。
宋芷原还奇怪,怎么没见着这两人,原是跟伯娘一起待在杂物房里。
宋芷拉着她奶的手臂,在院中的梨树下坐下。
“阿奶不必忧愁,咱家做出了生意火爆的吃食,本就让人好奇不是嘛?”
“一会儿,咱们多做一些凉粉,挨家送一块去,既打消大部分乡亲的好奇,也算还一还这些年咱们欠下的人情。”
吴氏原当孙女方才所说不过是客套话,却原来她是当真的。
现听了孙女的话,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只是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吴氏征询的问道:“这凉粉是只送当初借钱给咱们家的,还是全都送?”
小河子村一共三十户人家,这要是只送借钱的人家那二十块足矣。
这点子钱,吴氏还是愿意花的。
毕竟这也是当初家里欠的人情债不是。
第54章 送凉粉
正好上回孙女上门表态要月底还钱,村中大部分人家心中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各家后来又各自一番打探,听说宋芷每一家都去表态了,也就更不当一回事,只当是寻常的打一声招呼,好叫他们安心。
这送一送吃食过去,也好叫他们心中有个底,他们家是有能力还钱的。
至于别家要不要也送,吴氏却是有些犹豫的。
她倒不是对人有意见,只是精打细算惯了的吴氏还是不舍得。
她将目光看向孙女,准备听她如何说。
宋芷原打算,既是要送,那就都送,她也不在意多出的那几块凉粉。
至于当初没借的人家的家境也没比她家好哪里,便是想借也拿不出钱帛来。
她不是当事人。
对村民的好恶没有那般直观的感受,本着睦邻友好的目的,宋芷打算都送一份的,只是正当她开口时。
杨氏正好从杂物房出来,听到祖孙两人的议论,她出声道:“就先送给当初帮助过咱家的吧?”
“如此,也好叫乡邻知晓,咱家是顾念恩情的,若是每户都送了,虽然那些借钱给咱家的人也会高兴,但到底不同的。”
虽说邻里关系要和睦,但也总有个亲疏。
吴氏也觉得儿媳说的有道理,于是点头拍板道:“梅娘说的在理,便依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