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芷不在意地摆摆手,“我这一走好几月,家中弟妹、生意上的事情,全劳大伯大哥帮着张罗,要说谢该是我才是。”
这时,一直注视着桌上谈话的宋成,不由出声道:“阿姊,我与二哥也帮了忙的!”
他眨巴着眼睛,意思不言而喻,“快夸我,快夸我!”
宋芷伸手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笑着夸赞道:“是阿姊疏忽,忘了咱家的小功臣,你想要什么回头阿姊,带你去县城去买!”
宋成一听这话,高兴的一蹦三尺高,“阿姊明日你也带我进城玩吧,小康说他今日去了县城,还吃到了糖人,我也想去!”
杨氏虎着一张脸,训斥小儿子,“你阿姊这两日要张罗你们大哥的婚事,那有空带你去县城玩。”
宋成小脸立时垮了下来,蔫蔫的坐了回去。
“无事的伯娘,正好我今日忘了去杂货铺子,买些撒帐要用的果子,明日正好带小安,与小成去一趟县城,他们还能帮我提东西。”
宋安听到阿姊没有忘了他,瞬间坐直了身子,满脸期待的看过来。
因着郑慧后日便要出嫁,村学从明日起直接开始冬假。
又有宋芷发话,杨氏这才应下。
两小孩一听,明日可以跟宋芷去县城,眉眼俱带上了笑意,尤其宋成高兴的朝着宋芷挤眉弄眼。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晚食,卫常远抱着小康寻到了宋芷,同他说了牧场上的情况。
“那几人将牧场打理的不错,圈舍干净、牛群也壮实,牧草预备的也充足,你只管放心。”
她这几日忙着家中的事情,去牧场巡视一事全是舅舅在代劳。
“辛苦了,舅舅,若不是您帮忙,我还真是分身乏术!”
卫常远一边逗弄怀中的孩子,一边同她道:“你一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凡事躬亲。”
“周大人提供的几名人不错,你只需把握好大方向,余下的事情分派出去就成。”
宋芷点点头,甥舅两人又说了下牧场情况后,各自回屋休息。
第532章 成亲
两日的时间,转瞬即逝,转眼便来到了成婚前夕。
宋芷将那只透绿的玉镯子套在郑慧的手上,而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抢先一步道:“作为师父的徒弟,我怎么也算半个娘家人,这镯子你不许拒绝。”
郑慧看着那只通体莹润的镯子,便知其价值不菲。
她刚想开口说些推辞的话,却因着宋芷的这一句话,到底没有客套推诿。
两人拉着手,说了会儿体己话,不多时,喜婆便寻了来要给郑慧上妆。
宋芷也赶回了家里,院子里已挂起了红灯笼,几个本家婶子正在厨房忙活。宋芷挽起袖子加入其中。
天刚蒙蒙亮,宋家院子就热闹起来。
宋平穿着一身崭新的大红长袍,腰间系着红绸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在众人的打趣中涨红了脸。
“宋平你小子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竟是将咱们村的夫子都讨回家去了!”
“就是,就是,往后你要是欺负了郑慧,咱们这些婶子可是不依的!”
宋平只憨憨的笑着,对于婶子们的话更是保证连连。
吉时将至,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出了宋家院子。
宋平骑在披红挂彩的马上,身后跟着八人抬的花轿,一路锣鼓喧天,惊起了树上的雀鸟。
郑慧家就在村头,不过一里地的距离。
队伍刚动身,坐在村头老树上的孩子们就一窝蜂地跑下来报信:"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
村中的孩子多是郑慧的学生,年纪小的打头阵,一拥而上将迎亲的道路堵住,不让他们前进。
宋芷早有准备,解开随身布袋,将甜果子和铜钱撒向四周。孩子们欢呼着四散开来,队伍得以继续前行。
到了郑家门前,年长些的学生却不吃这套。以十四岁的铁柱为首,几个半大小子排成一排,非要宋平作诗一首才肯放行。
宋平急得额头冒汗,他这才识了些字,哪会做什么诗?
正窘迫间,宋芷上前解围:"今日是你们夫子的大喜之日,可不好误了吉时!"
“这样,我看就让新娘官当着大伙儿的面,做出保证,以后一定全心全意爱护,敬重你们夫子,无论贫穷富贵,无论顺境逆境,皆不离不弃,相伴一生!”
孩子们纷纷拍手叫好。
有孩子适时补充道:“还有遇事不论巨细,皆与夫子共商共量,不专断独行!”
“还有,还有,不能阻止夫子继续教我们识字!”
“......”
孩子们对郑慧的维护,郑大夫,以及王氏全都看在了眼里,他们对孩子的维护,感动的眼眶微湿。
在看门前的孙女婿,一副心甘情愿,照单全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