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57)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这些年家里承着乡亲的照拂的情分,我们现今虽不能立马还钱,但能做的却不做,就显得有些凉薄了。”

“加之城中设草市一事,对村民们都有好处的事情,奶合该同族长爷爷说一声的,让其提早知会村中的乡亲,好叫他们提前做打算。”

吴氏一听孙女如此说,心中的那一丝不确信也就抛了,做人须得念着旧情。

这些年若不是乡亲们在家里危困时肯施以援手,只怕小康命都不一定能保的下来。

这份情他们得承。

少了一分顾虑的吴氏径直出了门。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杨氏也不好再阻拦婆母,只是脸上仍旧能看出忧色。

宋芷自是也看出了伯娘的不安,她有意安抚道:“伯娘,您也别太担心这事儿,咱们没偷没抢,没什么好避讳人的。”

杨氏叹了一口气,“阿芷丫头,实非伯娘小心眼,这世上啊,见不得人好的红眼病太多了。”

“咱家现在又欠着外债,到时候说什么闲言碎语的都有,什么赚钱不还啊,什么难听的说什么。”

“加之咱们总在村里头买绿豆,到时候这吃食被人参透出来,这可如何是好?”

宋芷想了想,觉得伯娘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虽然她相信自己三个月后,一定能将钱财全都还上,但是村里人谁人会信?

便是从一开始自家阿奶、伯娘都不相信她能赚钱将外债还清,又何谈外人?

但其实不管现在自己还不还的上,自己这边还是要给出一个态度出来。

例如,都欠了谁家,又各家欠了多少钱?

这些钱自己打算怎么还?需多久还清?

这些宋芷全然没有细想过,就更不谈同债主商议了。

有时候不怪旁人无端猜测,其实自己早该拿出一个态度出来了。

她略略沉吟道:“伯娘,这件事是我先前思虑不周了,等阿奶回来,我与她商议出一个还债方式,在一家家上门言明,如此家中便不会被莫须有的流言攻击。”

杨氏瞪大眼睛,显然没想到宋芷会如此说。

她急忙表态道:“我不是,我没有这个意思....”

从前便也罢了,现在这孩子明理了,她怎么好让一个孩子登门表态....

宋芷摆了摆手,“您听我说,这事儿关键在表明态度,明确还钱期限,也好让乡亲们心中有数。”

“至于您担忧的凉粉被人参透出来,这是迟早的事情,伯娘不必为此忧心。”

“这两天我一直在城中留意城中的外地行商,只待与之接洽,若是能成功说服对方,家里的这些草药也能卖上个好价钱。”

“您不必为家中生意忧愁,何况咱们家还有金玉糕,这几日我也再琢磨其他吃食,只是没有时间试一试,其实我们已经搭上了糕点铺子,只要能做出好吃的糕点,家中不必愁没有糊口的营生的。”

杨氏其实心中只是不安而已,被宋芷这般一解释,尤其是听到最后一句‘已搭上了糕点铺子’。

她的心中豁然开朗,脸上忧色不复。

对哦,凭大丫头的手艺,只要能多做新鲜糕点出来,这家里的日子也就不愁过了。

第44章 还钱计划

宋芷在心中算了一笔账,现在给糕点铺子送两斤糕点,一日便可赚取一百六十文。

现在凉粉生意又正在势头,从今日开始便可每日磨豆二十斤,约莫能近八十块来。

如此每日卖凉粉也能赚取两百四十文钱,一共就是四百文,扣除原材料花销每日净赚三百一十二文。

最后再算上柴火、调料、算给家人的工钱,大概率也还可赚两百八十文。

如此一月下来大约能盈余八两银子。

宋芷考虑到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这些钱还不能全都用来还债。

小河子村一共三十多户人家,她只知晓,现在家里至少欠着村中一半人家的外债。

其中要数,郑大夫家,以及宋族长家欠的最多,至于每家每户涉及到的具体数目,还要她奶回来再问。

宋芷将此事按下,稍稍收拾过后,便开始了干活。

她先是去看了看竹筛上的麦芽,三四日过去了,竹筛上的麦芽长势很好。

宋芷眼瞅着麦芽越发的茁壮,心情很好,如此再过几日就可尝试做麦芽糖了。

她给麦芽又撒了些水,又忙去了磨坊。

一上午的时间,婆媳两人准了一上午的货,做糕点的豆子准备好了,同时还磨了十斤豆子。

剩下的还未来得及磨的豆子,几个小的一回来便自觉地跑去了磨坊,泡豆子的泡豆子,磨豆子的磨豆子。

都不需要大人们,多做什么,表现的十分积极。

家中的木盆有限,宋芷将之带去了城里,吴氏便将家中吃水的大缸、木桶用来淘洗绿豆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