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他能够立功的时候,恳请陛下下旨赐婚,那样的才更名正言顺。
只是在这之前,他还需要确定一件事,那便是宋芷的心意。
他在做这一切的筹谋前,须得确定那丫头的心意。
她是否也想同自己共度余生!
思及此,周煜的心确实没由来的一阵慌乱。
他可以冷静的剖析当前局势,也可以算计皇帝心理,却唯独算不准那小丫头的态度。
周煜的嘴角不由露出一抹苦笑。
原来在情之一事上,他也会患得患失....
一旁的良田,第一次在自家少爷的脸上见到失意的神色,以为少爷是想到了老爷与夫人不会同意这一桩亲事。
不由鼓足勇气安慰道:“少爷,您别灰心!”
“夫人只是没见过宋小娘子,也未曾见识过她做出那般稀奇物什,少爷不如将宋小娘子的事迹,当做县中发生的趣事,写信告知夫人。”
“以夫人的性子,一定会喜欢宋小娘子的!”
这话倒是提醒了周煜,为了避免母亲对阿芷有敌意。
他在写家书的时候,确实可以将宋芷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县中百姓的帮助提一提。
周煜收起外露的情绪,捧起碗筷,看不出喜怒的道:“你且先下去吧,记住,这件事不许同第二人透露。”
良田心中松一口气的同时恭敬应是,继而躬身后退了出去。
第398章 请人
宋芷在写好专属合同后,又复习了一会儿昨日所学知识,随后便拿着笔记去了师父家中。
师徒二人,照例先从前些日子所学的知识考究,之后便开始了今日的教学。
“先前我已经将人体的穴位以及经络走向与你讲解了一遍。”
“这些是你给病人看诊施针的根基,你回去后须得每日温顾,真正做到对每一个穴位、每一条经络的位置和走向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也只有这样,当你面对实际的病症时,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是,师父,徒儿谨记!”宋芷恭敬应是。
郑大夫点点头,继续道:“昨日为师与你开了一个头,今日咱们继续来说一说这病因。”
“所谓病因就是治病的因素,在咱们中医上,一般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顾名思义,凡病从外来者为外因,病从内起者为内因、不属于两者如意外或虫兽伤或中毒等。”
宋芷有些疑惑的问道:“师父,那意外伤害不也是外因所致吗?”
郑大夫捋了捋胡子,肯定的道:“所以说看病症却不可孤立看待,比如刀伤后外邪入侵,引发的高热,除了伤口本身的伤势外,外因亦要考虑进去。”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继续来说一说这致病外因,一般受‘六气’影响,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而这本是正常气候,亦称作‘正气',如果不在此时节却有其气,便称为‘邪气’.....”
“至于内因,以七情为主,还有痰湿、淤血....这些同为重要内因。”
“所谓七情乃忧、思、喜、怒、悲、恐、惊。”
“我给你的《内经》医书上应该也有阐述过情志病,你可曾详读过?”
宋芷垂眸想了想后答道:“师父说的是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吗?”
郑大夫点点头,“不错,七情最先影响的就是气,而气与血又是不可分离的,故治病以调和气血、使其通达。”
“......”
“所以,每种病因引起的症状相当复杂,有时候病因与病症还互为因果,所以在看病时须得抓住主因,依据表里、虚实、寒热辩证,便不会茫然无绪。”
郑大夫介绍的十分详尽,而宋芷也听的十分用心。
坐在廊檐下的王氏见一老一少,坐在树荫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两人的身上,为这幅温馨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暖意。
王氏看着这一幕,没由来的心中只觉一片安定。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王氏已经将宋芷视做自家的依靠。
她也不似从前那般忧虑孙女的亲事。
她相信,即便她与老头子这一刻都去了,慧儿在这世上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
宋芷听完课,已是日暮西斜。
她收拾好笔记,同师父师娘告别,在门口遇上了同样抱着书本回来得郑慧。
自从村中的村学开课,郑慧一日里有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待在村学。
为的就是方便村中有向学的女孩子向她请教识字。
郑慧见到宋芷要走,不由撇撇嘴,撒娇道:“我怎么才回来,你就要走。”
“走,咱们去屋里说说话,今日就留下来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