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钱公子能妥善经营这水泥作坊,尽心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少不得你钱家的好处。”
钱子文恭敬应是。
待送走了李公公,钱子旭这才迫不及待的催促着自己大哥,快看看那制作水泥的方子。
钱子文有意压一压弟弟那毛躁的性子,故意压着道:“急什么,这里人来人往的,待回房再说。”
钱子旭也知自己心急了些,用折扇敲了敲脑袋,一脸讨好的看着自家大哥,“我就是想瞧瞧,那方子是何人所写....”
钱子文并不理睬弟弟的刻意卖乖,转身便往客厅去。
其实他内心对这水泥方子也是极为好奇的,这天下难不成还有旁人也会制作这水泥?
还是说这水泥方子本就是出自祁水县?
怀着这样的困惑,钱子文打开了制作水泥的方子。
只一眼,他便知晓信件上的字迹出自周煜之手。
他与周煜也曾一同读过书,于他的笔迹,再熟悉不过。
一旁的钱子旭好奇的凑上前,歪着脑袋看了半日,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又见大哥一阵明悟表情,便忍不住问道:“大哥,可知这方子是出自何人之手?”
“写信的人是周煜,但依照你先前所言,提供方子的应是你说的那个村子。”
钱子旭睁大眼睛,喃喃道:“他们怎么就将方子上交了?”
“上交也不错,至少有上层意志推广,这样的平坦的路,才能让众多人受益。”
“若是单靠民间自发造路,这路永远也造不成!”
钱子旭想了想,认同的点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忽的他又想到什么,激动的一把抓住大哥的手,兴奋的道:“那岂不是将来护送货物,我再也不用担心颠簸了?”
钱子文原本想说,便是铺水泥路肯定也是先铺设江南富庶地区,但见这小子这般高兴,他也就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且让他欢喜去吧!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宣纸上,那上面详细记载着制造水泥的每一个步骤:
从设计与建造煅烧炉,到严格挑选并石料烧制成石灰石的过程,再到将煅烧冷却后的石灰按比例与其他材料混合碾碎。
每一步的制造过程清晰明了,不但有文字说明,还有图画示意。
最关键的是在末尾人还细心的提供了优化过的配方。
他只需依照上述的示意图遵照执行便可。
钱子文看完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立刻起身,“剩下的货物你自己斟酌着置办,若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便问钱管家。”
“陛下给我的期限紧迫,我先领着人选址搭建作坊去了!”
方才李公公的话钱子旭也是听到的,陛下只给了大哥两日的时间建造作坊。
“筹备货物的事情我自己能搞定,大哥只管去忙。”
钱子文只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而后唤了人匆匆离去。
而对于从寺庙筹集资金造路一事,苏司承办的也十分顺利。
护国寺在得知是陛下要给他们护国寺修路后,迅速行动起来。
一方面,他们号召前来山中烧香祈福的信众慷慨解囊,进行募捐;
另一方面,则以积累功德、祈求福报的名义,直接派遣山中的僧人前往京城中的达官显贵府邸进行募捐活动。
十两二十两不嫌少,五十一百两的不嫌多。
而京城中的那些老夫人们,在听闻住持将亲自为捐赠的人家念经祈福后,纷纷慷慨解囊。
或是碍于面子,或是真心为家人祈福,亦或是真心信佛,各家捐赠的数目皆不在少数。
短短三日功夫,苏司承便领了一万多两的银钱,与陛下复命。
皇帝很高兴,很是将人夸赞了一番后,大手一挥直接将钱交给了户部统支,而后又命令工部立即寻人督造。
第383章 返程
“你们听说了嘛?护国寺那边打算修建一条从京城直接通到护国寺的水泥路呢!”
“听说,这水泥路可要比咱们平日里走的青石板路还要平整得多哟!这不,眼下县衙正在四处招募人手去铺设这条路呢!”
一位手提篮子、脚步匆匆赶回村子的妇人,一见到村里那些相熟之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此时,正坐在村口闲话家常的妇人们听到这话,神色便有些紧张的问追问道:“该不会又是要征发徭役吧?”
那妇人连连摆手,“害,发什么徭役呀。”
说罢,又像是想到什么,紧接着又兴奋的补充道:“这次去帮忙铺路可是有工钱可拿的哟!一天足足能挣十文钱呢!若是不想要钱,还能抵扣秋税!”
说完这番话后,那妇人像是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扭头就要往家赶,嘴里还念叨着:“不行,我得赶紧回家叫我男人去报个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