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水泥路可以铺设好,不但有利于促进南北的交流融通,还有利于快速的调集补给,以及军事支援,确可一试。”
皇帝点点头,嘴角带笑的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不同意见?”
“臣等并无异议。”
皇帝心中十分高兴,难得有一件事,众位臣工没有反对意见。
他心中这般想,嘴上还是点到了冯丞相,“冯爱卿,你可有什么想法?”
被点到名字的冯丞相上前一步,恭顺的道:“陛下,若是能从民间筹集到资金造路,微臣并无异议。”
“只是这水泥路,我等从未见识过,是否如小周大人折子上描述的那般坚固,还需亲自见识过再说。”
皇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爱卿所言甚是。”
他又看向通政使询问道:“除了这份信件,周煜可送了水泥进京?”
“回禀陛下,有的。”
那回头工部派些人手,将之铺成路段试一试。
这时候一位小参事弱弱的出声道:“启禀陛下,皇城郊区钱家的庄子上,已经铺设了水泥路。”
“前些日子,微臣送友时,路过钱家庄子,亲眼见识过那水泥路,确如周小大人描述的那般,路面平整,十分好走。”
皇帝更高兴了,直接大手一挥,“既如此,工部下朝后,立即派人去查验,若无问题,筹资建路一事便这般定了!”
在场众人纷纷应诺。
皇帝见无人反对,继续道:“既然诸位爱卿无异议,那现在商议商议这筹资建路,到底该如何筹资?”
“天下这般大,又该从何处先行铺路,监管上又当如何?”
诸位大臣见陛下不愿意再耽搁此事,便知此事无法容后再议。
冯丞相率先开口道:“陛下,江南富庶,若是想要筹集足够多的资金,这路肯定先从江南铺设起。”
情况确实是这么个情况,皇帝心中亦十分清楚,他点点头,认可了此项提议。
而周修远念及边关战事,上前一步提议道:“陛下,中原地区通往北方的道路,多崎岖,将来咱们势必要与蛮夷一战,那这路便不能不修。”
“煜儿在来信中也同陛下禀告过,他想铺一条祁水县通往边关的道路,以备不时之需。”
这亦是皇帝的心事,中原王朝想要稳固,必然不会坐视北方有一个随时可以挥师南下的庞然大物。
“周爱卿所言极是,边关道路亦需修整。”
“可陛下,北方不如江南富庶,只怕筹措不到足够的钱帛铺设水泥路。”冯丞相道。
皇帝想了想,“那就先以祁水县为轴通往边关修整。”
在场众人识趣的没有再开口,大家心里都清楚陛下一行想要铲除北方的心腹大患。
但苦于国库调派不出钱粮,不得已一再延后。
如今铺设水泥路一事,算是战前准备,皇帝自然不愿意放弃此次机会。
待确定好铺设的路线,皇帝这才继续道:“既然诸位臣功对此事没有意见,具体的规划路线便交由工部来负责。”
“王爱卿你回去后,尽快拟定好路线,建设期限,三日后的大朝会,朕要看到方案。”
工部尚书王大人上前,恭敬应是。
指派完工部,皇帝将目光又看向了户部,“秦爱卿你回去后召集户部侍郎、度支郎中议定出一个方案来,包括但不限于根据需要修建的路线算出投入与支出。”
户部主事秦大人闻言,立即上前允诺,“微臣谨遵陛下旨意。”
“只是陛下,筛选筹资对象需要一些时间,陛下不如将筹资信息以公文的形式,传达下去,如此凡是有此意向的人,都能很快收到消息,从而尽快收拢资金。”
皇帝点点头,道了一句:“可。至于公文便待大朝会后再下发。”
众人皆没有意见,此事也确实需待建造的路线,筹资的资金数目确定后再议。
皇帝最终将视线转向了左都御史,沉声道:“马爱卿,关于后续道路的全面铺设及资金使用的监管重任,朕决定委以御史台。尔等需尽心竭力,确保万无一失。”
“巡察御史需亲临地方,密切监督工程进度,并每月向朕呈报详情。若有丝毫差池,朕必将严惩不贷,御史台上下皆需承担其责!”
皇帝这话说的极为严厉,眼光之中尽是冷意。
左都御史马大人心下颤了颤,当即跪拜道:“臣遵旨,定不负陛下嘱托。”
第380章 上折子
皇帝在细致叮嘱完众位臣工的各项职责后,转而吩咐礼部着手准备一份旨意,旨在正式颁布一项关于筹资筑路并赋予收益权的公文。
这份公文详细阐述,凡参与资金筹措以支持道路建设者,将依据其贡献程度,享有相应路段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收益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