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深呼一口气,有些彷徨的道:“做这些识字卡片并不难,一下子要教这么多孩子,我这心里头还有些发慌!这要是出了什么错漏.....”
宋芷打断了郑慧的胡乱猜测,“姐姐莫慌,我不就是由你领着识字的嘛,如何会出错漏?”
她俏皮的眨眨眼,继续鼓气道:“所以,姐姐只管放心大胆的去教,说不得在姐姐引导下,将来咱们村的孩子也能走上仕途呢!”
“到那时,姐姐你可是他们的启蒙恩师,将来无论他们做了多大的官,有多少成就,都得敬重着你呢!”
郑慧被宋芷这般一说,紧张的情绪也跟着缓和了些,对于能去村学教学一事,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
宋芷回到家里,先回屋放了笔记,随后招来在院中玩耍的宋成,吩咐其将宋安以及宋欢都叫到了院中来。
几个小孩团团将宋芷围住,一脸不解的问道:“阿姊,你叫我们有何事?”
宋芷便与他们道:“再过两日,村学便要开课了,前些日子忙,我也就没管你们识字进度。”
“从今日起,往后每日早晚你们得抽出一个时辰来识字,我对你们的要求是,不仅要识得,还要会写,会默。”
“待到了学堂后,后续还要会记诵《千字文》、《论语》!往后你们要将读书识字一事,当做最主要的任务来完成,不可敷衍了事!”
宋安眸光亮晶晶的点头,“阿姊,我一定完成任务,不让你失望!”
宋欢则有些迟疑的问道:“阿姊,我去学堂了,那编织毛衣、毛裤的活儿怎么办?”
宋芷揉了揉她的脑袋,语重心长的道:“欢欢,你喜欢织毛衣、毛裤,却不能只会织毛衣、毛裤!”
“阿姊希望你能多读书,开阔眼界,待你将来长大可以凭借你所学,将你喜欢的事情发展壮大,岂不快哉?”
宋欢懵懂点头,她虽不解其意,但他知道阿姊说的是对的。
第322章 劝学
宋芷站在院中与弟妹们说的话,正巧被扛着锄头归家的宋平听到。
他放下锄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他没什么技能,活到这般大的年岁,喜欢做,又愿意做的不过是种田耙地罢了!
说来侍弄田地十分辛苦,但他知道就是喜欢看着自己侍弄的庄稼能够茁壮成长。
这一份喜欢,说不清道不明,但却是根植于骨子里的。
在小妹说用腐土以及枯枝烂叶可以肥田时,他也是干的最积极的。
这些日子,若是不用准备货物,宋平便喜欢踱步到自家田间,巡视田间的庄稼长势。
他心中隐隐觉得,自己应该记录下田间的情况。
但苦于不识字,又或是担心浪费纸墨,这事儿便一直让他给忽略了。
如今听到阿芷同弟妹们说的话,在他心中不免荡起一层涟漪。
宋芷给弟妹们做了要求后,便让她们各自忙去。
宋芷抬眸时,只见大哥站在门前发呆,半晌也没能挪动脚步。
她不由走上前询问道:“大哥,在想什么呢?怎么不进来?”
宋平从思绪之中回神,或许是此刻的思维尚不敏捷,又或是这是压在了心底许久。
他没有迟疑,干脆的问了出来:“小妹,你觉得大哥现在来识字,会不会太迟了?”
宋芷微微一愣,她是没想到大哥在苦恼此事。
她一脸认真的摇头,“读书识字,怎么都不晚?大哥没有听过‘三十老明经’这句话吗?”
“人家三十岁还在科考,你这不过十八岁,正当年呢,如何就迟了?”
宋平被小妹这般一说,心中的那一丝羞耻感逐渐退却,想要识字的想法也就越发的坚定。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大哥想识字,可不是想要去考科举,我....我就是想待学会字后,将咱们地里用新沤肥法子的庄稼长势记录下来!”
“哦,还有你那沤肥法子、山药、生姜今年的栽种时间,以及今后的长势如何,待到来年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宋芷对于大哥的想法,那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
她双眼放光的道:“大哥你的想法是对的,其实读书不仅仅为了科举,哪怕就是为了将来能看的懂契书也应该识字读书。”
“而且正如大哥所想的那般,其实耕田耙地其中的学问,亦不比旁处少。”
“不瞒大哥说,今日我去书铺想要买农书,书铺之中竟根本没有货,连带这府城的书铺有没有农书掌柜的都不确定!”
“这里头有连连征战,书籍遗失问题,更大的可能是这样的农书都在世家豪门手中,而真正需要他的百姓却是想看也看不到。”
“知识若是不能传播,为人所用,造福世人,不过是废纸一张,早晚会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