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石磨可是大物件,一个少说也要上百文钱,这刚到手的钱,还没捂热就又要花出去,吴氏心中还怪心疼的。
宋芷自是有自己的打算,她解释道:“奶,绿豆凉粉可不似糕点,那绿豆凉粉只要细尝后,还是能尝出来是绿豆做的。”
“所以奶,趁着现在这凉粉还是稀罕吃食,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多赚些钱帛,三月后,我还的给伯娘二十两呢!”
吴氏一细想,确也真是这么一回事,狠了狠心咬牙道:“成,便依你的意思咱们去买石磨。”
祖孙两人就这样进了卖石器的铺子,铺子中的石磨就摆放在十分明显的位置,宋芷一进铺子就看见了。
掌柜的见了,忙上前介绍道,“娘子可是要买石磨?”
宋芷指着桌上,大小不一的石磨问道:“不知这石磨都是什么价钱?”
“大的需的三百文,中等二百二十文,最小的这一款两百文。不知娘子想要哪一款?”
吴氏一听这样贵,忍不住上前小声道:“我看那小的就尽够用了!”
宋芷却是有自己的打算,她还想用石磨做其他吃食,与吴氏商议道:“奶,咱买都买了,还是买一个稍大一些的,磨起来也能更快一些。”
“那买两百二那个?”
宋芷颔首。
吴氏在心中权衡了一番,多个二十文钱,确实比那小的要中看许多。
最终还是点头应了。
祖孙两人定好,宋芷旋即指着中间的磨盘问道:“掌柜的能不能便宜些?我是诚心想买的。”
那掌柜态度坚定的摇头,“好叫娘子知晓,这石磨都是好石料打的,还有师傅的工钱,再便宜就真不赚了。”
宋芷权衡了一番,退了一步道:“这石磨太重,靠我们祖孙两人实在带不回去,掌柜的可否相送一番?”
为了说服掌柜的,宋芷并说了家中地址,意思也很明显,城中距离她所在的小河子村并不算远,一来一回不过一个时辰,耽误不了多少功夫。
石器本来就重,铺子原本就有给顾客送货上门的服务,只不过这服务大多针对城内顾客。
不过这姑娘的家倒也算不得远,掌柜的想了想便也应承下来。
掌柜的让儿子去后院套驴车。
宋芷则先付了一半的定金,约定好剩下的货款待到送到目的地再付。
等待的间隙,宋芷同阿奶说了一声,又跑去杂货铺子花了二十五文钱买了半斤盐、半斤豆豉。
第31章 发工钱
祖孙两人搭着石器铺子的顺风车出了城,往小石河子村走去。
吴氏到底担心会被人说闲话,家里赚了钱不想着还债,反而大手笔的挥霍。
在驴车快到村口时,吴氏喊停了驴车,“到这里就成了,剩下的路我们自己走回去。”
赶车的青年也知,这村子里驶入一辆驴车,那是相当惹眼的事情,他并未多问什么,收下剩余的货款,赶车走了。
待人走后,宋芷看着两块磨盘犯了难,“阿奶,咱们一人抱一个回去吗?”
吴氏却是早有准备,她将竹篮之中放糕点的竹屉子抽出,然后将两个磨盘放入其中,再在其上盖了一块布,便也遮掩好了。
吴氏将竹屉交给孙女,她则抱起四五十斤的竹筐,两人就这样往回走。
一路上虽也在田间遇上劳作的村民,但大家大都忙着手头上的事情,对祖孙两人倒也没有过多关注。
回到家里,几个小的欢喜的迎了上来,阿奶、阿姊高兴的唤着。
吴氏将竹篮小心的放在地上,喘息着问道:“这石磨你准备放在哪里?”
院子肯定是不成的,这院子的围墙十分潦草根本起不到隔绝外人视线的作用。
宋芷环视了一遍整个农家小院,屋子要扩建、院墙需重砌,还真是哪哪都需要钱。
宋芷想了想道:“奶,先放杂物房里吧,等后续家里还了债,再重新改建屋子,到时候咱们再建一个磨坊。”
吴氏想了想颔首,“成,我这就将那家屋子拾掇、拾掇,将里面的农具放我屋里去。”
祖孙两人说话的功夫,几个孩子新奇的围着磨盘转悠,宋安见两人说完话,高兴的问道:“阿奶,这是咱家买的吗?”
吴氏笑着点头,“有了这磨盘,往后你阿姊在家就能做凉粉了!”
那也就意味着他们有绿豆渣饼子吃了,孩子听罢,乐的眉眼俱是笑意。
其中最开心的莫过宋安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他还能跟着阿姊去大集上售卖凉粉。
心中这般想着,宋安帮忙收拾的手脚都更利落了些。
小小的人,抱着比他还高的农具,进进出出,不多时便帮着吴氏将杂物房收拾出来。
吴氏又从自己的房中搬了木桌过来,随后将石磨放在了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