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可能为了搞养殖,拿好好的良田来种植牧草,这不仅不符合上层意志,也不符合当下的国情。
但祁水县中也有草场,离他们县更北边的安宁县也有草场,两地间隔也不过五六日的路程,只要她手中资金充足,将来搞北货难卖也不是不可以。
宋芷之所以执着于饲养牛羊,除了纺织上的需求,最主要的还是想要深耕土地。
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太低了,抛开种子、肥料不谈,其一大原因便是连年征战,导致人力短缺,大部分田地不能做到精耕细作。
若是能够验证她的沤肥之法有效,再辅之于耕牛,她相信将来的产量一定会有所提升。
哪怕一亩地产量可以提升二十斤,十亩地便可多的二百斤,这便是一名成年男丁的一年赋税,多了这一点粮食,便可让一家人顺利度过青黄不接的时节。
因而宋芷觉得自己养牛的决定实在很有必要。
这里将会是她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她愿意为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百姓过上吃饱饭的日子而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宋友见侄女没有买地种植牧草的打算,提着的心终是放下去一半,但旋即他又疑惑的问道:“你既不打算买地,那这些牛羊牲畜的草料要从何处得来?”
宋芷先没说要去安宁县租赁草场的想法,她只简略的道:“大伯,牛羊不仅仅吃种植的牧草,干草也是吃的。”
“例如春季的油菜秸秆、夏季的小麦秸秆、秋季的花生秧、各种豆秸秆也俱是他们的口粮,若是我们真养起来,到时候花些钱帛同乡亲收购也是一样的。”
宋友林见侄女十分有主意,便知自己是多虑了。
于是便也不纠结此事来,继续问起了另一个话题,“那你既然准备养兔子,那土舍这块?”
宋芷想了想道:“就圈在二进院的后院吧,到时候后院箍的大一些,专门给兔子留有活动的空间,这样养出来的兔子还不容易生病。”
“不过我听说兔子会打洞,后院圈兔舍的时候,地基要打的深一些,免的再让其逃了。”
“这事儿交由我来说,待下晌的时候我去同建房子的人交代一声。”吴氏顺势接道。
一家人一边制作青草膏、牙粉,一边商议着接下来的安排。
待到杨氏做好午食,便由孩子们来唤几人。
因为家中有生意要忙,还得忙着翻地,种山药,这一次建房家里便没有包饭食,而是选择在工钱上一人涨了三文钱。
而对于出来做活儿的百姓们来说,相较于吃一顿饭食,汉子们当然更希望能多赚些工钱回去。
因而双方对此次决定都十分满意。
一道肉丝炒豆芽、一道丝瓜鸡蛋汤,主食是蒸好的杂面馒头,简简单单一菜一汤,虽说不上多丰盛,却是从前轻易也吃不上的饭食。
在饭桌上吴氏将方才商议的种植牧草、养兔决议也同儿媳说了一遍。
虽然这事儿已经议定了,但吴氏还是觉得要将此事知会一声儿媳,也免得她将来心里不舒服,觉得家中当她是外人,有了决议就瞒着她一人,心中再生了嫌隙。
果然,杨氏见婆母特意还知会了她一声,心中熨帖的同时,对此事更是没有半分意见。
她笑着道:“这事儿婆母定了就好,其他我也不懂,我就负责给兔喂食喂水清扫圈舍。”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饭食后,大伯他们就要折回去继续未完的工作,却是被宋芷拦住,
“大伯你们忙了一上午先歇一歇,剩下的下晌也就能完成了!”
宋友山憨憨的道:“我不累,就坐在那碾一碾药,能费什么体力!”
宋芷便拿出医书上的说法劝道:“医书上说,刚吃过饭食,人体气血正集中于脾胃以帮助消化,此时若急于劳作,易伤脾胃,长此以往,对身体大有损害。”
“大伯,您身为家中的顶梁柱,更需保重身体,咱们姊妹可都要靠着您呢!”
吴氏听了孙女如此说,直接拍板道:“那我们就听阿芷的,这活儿也不急于一时,先歇一歇,下晌再干。”
于是各人这才回屋休息。
第299章 医理
宋宋芷回屋后,并没有立即休息,而是先拿出了先前记录的笔记,以及人体学会图开始复习起来。
原先因为水泥作坊刚运作,人手不足,师傅便被请去了帮忙,如今四五日过去,宋族长也捋清了头绪,师傅他老人家也算是得了空闲出来。
宋芷想着今日重新复课,师傅必然会好好考校她。
于她而言,自是不敢怠慢,仔细在脑中复盘笔记上的每一种脉相对应的症状,以及记诵人体的穴位,极其对应经络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