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便是不同了....
从前两人势同水火,彼此防备,又哪里能坐在一起心平气和的说话。
吴氏欣慰的看看儿媳,又看看孙女,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意。
饭时过后,几个孩子抢着将碗洗了,宋芷则忙着将今日新买的绿豆给泡了。
几个孩子像小尾巴一样,围着宋芷团团转,看到宋芷又泡了绿豆。
宋欢,宋成积极的问道:“阿姊,阿姊,这绿豆要不要剥皮?”
宋芷笑着摇头,几个孩子还微微失望了一下。
宋芷好笑的看着几个孩子,奖励道:“你们乖乖待在家里,帮阿奶做活儿,待晚上阿姊给你们做好吃的。”
几个孩子一听,立刻点头如捣蒜。
略微歇了歇,宋芷便与伯娘上了山,这一次宋芷将上一次,没敢挖的防风、车前草,带着伯娘全给挖了。
还另外找了几种草药。
至于理由,宋芷也是一早便想好的。
上次去药铺卖药,在药铺中看到过这两种草药。
杨氏对于这说法,倒也不会怀疑,心中还十分欢喜。
这两日浅山处,那几种草药越来越不好找,这下她也不用犯愁了,只高兴的一门心思采药。
两人在山中待了两个时辰,将背篓之中的草药采满,这才下山归家。
这一次宋芷没有继续上山,她将新采回来的草药收拾干净,放到竹编上晾晒干净。
忙好了草药,她又寻了阿奶要了几升黄豆、小麦。
吴氏不知孙女又要做什么,但想到孙女捣鼓出来的金玉糕,还是咬牙回屋拿了。
待将灰扑扑的布袋交给宋芷时,吴氏还是忍不住叮嘱道:“咱家可就剩这些了,你可仔细些用。”
两袋交到宋芷的手中分明很轻,宋芷却觉得有千斤重一般,压的人胸口闷闷的。
她这要的,真的就是家中的活命粮了。
她重重的点头,郑重道:“奶,放心,回头等赚了钱,咱就将家里的粮缸装满。”
吴氏被孙女勾勒的美好前景所逗乐,“成,奶等着。”
宋芷需要着这两种粮食,豆子用来做豆豉,麦子则用来做麦芽糖。
她这两日,一直再算一笔账,自己这边若是一直做糕点,那糖的需求量,就不会少。
县城之中的糖价又那般贵,卖糕点的钱,至少三分之一要用来买糖,宋芷便觉得这做麦芽糖的日程还是得提上来。
至于做豆豉,还是基于做吃食的考量,想要吃食受欢迎,少不得就得从口味上取胜。
现如今,乡户人家家里头的菜食里,能放些盐已很不错了,至于醋、酱油,那就更别想了。
宋芷穿来这里,家里还断了一些日子食盐,后来也只是在卖了鸡蛋后,这才又买上的。
现在家中三餐饭,还要她据理力争才能满足,这时候若是她再提议买酱油,怕不是又是好一通说辞。
她不想往后的日子里,饭菜里除了咸味,再吃不出其他滋味。
生活已经很苦了,吃美食本是一件让人心生愉悦的事情,宋芷不想再委屈自己。
做出了豆豉,她可以用来做简易酱油,做豆豉酱,做吃食生意时,还能拿来调味。
简直一举多得。
说干就干,宋芷先将麦给泡上,之后就开始泡洗豆子,准备做豆豉。
第25章 绿豆凉粉
吴氏看着孙女,就这样将粮食全都泡了水,唇瓣蠕动了半响,想说些什么,到底还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罢了,罢了,既是给了孙女,她再说些什么到底就讨人嫌了。
宋芷对于她奶的心理变化,并不得而知。
她将黄豆淘洗过后,倒入锅中开始蒸煮。
将灶间的活计交给了小妹,她则去山下割了一些茅草,在溪水边洗净后,拿回家晾干。
忙碌间,时间总会过的很快,待到宋芷将黄豆蒸好,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宋芷嘱咐几个小的将蒸好的黄豆,用竹编盛出来晾凉。
她则抱着泡好的绿豆,提着水桶准备去磨绿豆。
吴氏见孙女,又是盆,又是木桶的,忙上前接过绿豆,“走吧,天色也暗了,我随你一道。”
村中唯一的石磨,就在村口的晒场边上。
这会子家家户户正是吃晚食得时间,祖孙提着东西往晒场走,倒也没什么人看见。
待到了茅草搭的简易石磨前,宋芷先是用木桶中的水,将石磨清洗了一遍。
之后才开始磨绿豆,泡发的胖乎乎的绿豆放到石磨里,随着磨盘的转动,研磨成细腻的绿豆浆。
“这是要做什么?”
“我听说绿豆磨后,静置可以得到绿豆粉,将这份兑水煮开,就能做出好吃的来。”
“这是听谁说的?”
宋芷也不心虚,从容的道:“我听那些从南面来的客商说的,前些日子我不是去县城卖药了吗?卖完了草药,我特意往那摊位上生意好的人家去,然后就听那些排队的客商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