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算是碰上了能够体恤我们的好官,按照县衙通知的来,这大夏天的也不必在日头下苦熬了!”
“......”
众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宋芷的目光往摆摊收粮的草棚处看去。
似乎在一处草棚处前,真的看到了周煜的身影。
倒是个勤勉的好官。
不说他一开始就能做的多好,考虑的多完善,但是他能一点点改进,方便民众。
确实称得上百姓们对他的夸赞。
周煜似有所感的朝着人群之中看来,但排队的人太多,他并未抓住那道探寻的目光。
于是他收回视线,继续低头交代周身的官吏接下来的安排。
在周煜的亲自督导之下,差役们称粮算账的速度那叫一个高效。
不出半个时辰便排到了宋芷一家。
只听那么差役唱道:“宋友山,成丁二人,需缴纳粮四石,麻布五丈,麻六斤。实际纳粮二石,麻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余秋收后补齐。”
与此同时,另一旁的文书笔下不停记录。
宋友山拿着布料、宋平忙担了粮食上前与官吏称重。
期间也并无官吏卡拿要,纳粮食流程十分的顺利完成。
因着担心会被差役刁难而多带出来的小半袋粮食也没有派上用场,重新放回了板车上。
因此整个宋家村,村民脸上全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第233章 相邀同往
因着今日城外多了几处纳粮的草棚,村民们也没能想到一上午的功夫,便缴纳了粮税。
虽然头顶艳阳,但大家伙儿一个个劲头十足,步履轻快的往家走。
待宋芷一行人回到家中,也不过刚过午时。
“我当你们要到傍晚才得回来,你们今日倒是去的巧!”
宋友山从板车上,提了大半袋粮食递给吴氏,
“到不是我们去的巧,而是县令大人在城外多设了纳粮点,并且大人亲自在现场巡查,那些差役不敢阳奉阴违的故意磋磨人!”
这还是头一次带去纳粮的粮食,还能再带回来的。
吴氏顺手接过粮食,乐的眼睛都眯起来了,由衷的感叹一句,“县官大人要是永远都在咱们县当县官就好了!”
宋芷笑着打趣道:“阿奶,我看你还是重新换一个愿望,例如让所有来咱们祁水县的县官,都能如周大人一般一心为公!”
吴氏也笑了起来,“也是,如周大人这般好的县官,来咱们这最穷困的下县,已经算是大材小用了,如果他一直被留在这里,那对他来说岂不是一种委屈!”
这话,宋芷倒是不算认同。
这要看周煜自己的理想抱负是什么了。
若只是单纯的想要加官进爵,封妻荫子,那长年贬谪于此,对他来说那却是委屈。
可他若是愿意为这个家国,或是百姓谋福祉。
那么在宋芷看来,其实无论他身处高位,还是只是一方小小的下县县令,他都能为百姓做实事,践行心中的抱负。
只不过这不是世俗上,旁人眼里的功成名就罢了!
不过这话,宋芷不好言明,只在心中想想而已!
众人又说了一会话后,各自回屋休息。
宋芷倒是没有午睡的习惯,回到房中便见小妹正坐在床边勾着帽子。
一旁的床上,小弟正摊着小手小脚睡的正酣。
宋芷轻手轻脚的走至其身边,压低声音问道:“怎么不休息会?”
宋欢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兴奋的同宋芷道:“阿姊,我最近又尝试了一种新勾法,我想试试看勾出来会是何样式!”
宋芷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咱们欢欢了真棒,回头勾好了给阿姊看看!”
听到阿姊夸赞的话,小丫头高兴的连连点头,“阿姊,咱们勾出来的帽子真的能卖掉吗?”
“当然能卖掉了,并且还会被人抢着买!你想咱们北地多冷呀,那些羊就可以靠着一身的羊毛过冬。”
“现在将之纺织成线,后续可以用这羊毛勾帽子,那能不能用这羊毛,织袜子,织毛衣,织毛裤?”
“而且我听北地客商说,那草原上的牧民,就用这羊毛编制成毯子披盖在肩头做御寒之用。”
“等下次再遇上了草原来的客商,得同他们详细的问一问,待真的能用羊毛织出衣物,也就不惧严寒了。”
宋欢被宋芷所勾勒出来的美好前景所吸引,她仰着小脸,满脸期待的道:“阿姊你要打听到了如何织,一定要告诉我,我也想学!”
“成,没问题阿姊第一个教你!”宋芷一口应下。
喜的小丫头欢呼出声,但又想到还在熟睡的小弟,忙用小手捂住嘴巴,乐淘淘的开心不已。
姐妹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宋芷便拿起了昨日记录的笔记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