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273)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杨氏事无巨细,将昨日阿芷同她交代的事情与娘说了一遍。

婆媳两人也是听的心潮澎湃。

薛氏当即表示,“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家中桌椅小凳都是现成的,草帘子今晚就能编成,只是这杏子水要卖多少钱一碗呢?”

“这一坛子能泡多少碗,这我也没个数,没的亏本咯!”

杨氏一拍大腿,“瞧我将这般重要的事情都忘了!”说罢,她先是让大嫂重新倒两碗水来。

“我这巴巴的说了这半日,还没让你们尝一尝这杏水的滋味。”

薛氏忙摆了摆手,“这般贵重的东西,给我们吃也是白瞎了好东西,还是留着明日卖吧!”

杨氏坚持,“娘,阿芷可是说了,若是卖东西的人,都不知这杏酱滋味,旁人问起时,你们一概不知,又如何能卖的出去?”

很快王氏便端了两碗水来,杨氏便打开一罐杏酱,挖了两大勺兑入水中,清澈的水当即变的黄澄澄。

婆媳两人端起碗尝了一口,立时眼睛都亮了。

依偎在王氏身边的铁柱也歪缠的要喝,王氏便将碗递给了小儿子。

没有小孩子能抗拒得了甜丝丝的水,何况这杏子水不但味道甜,还又一股杏香味,小家伙没忍住,咕咚、咕咚喝了个碗朝天。

此时的薛氏也很有信心起来,询问女儿,“阿芷丫头可有说,这杏酱水要卖多少钱一碗?”

杨氏连连点头,不但说了定价,还说了宋芷提议用薄荷或是陈皮来熬水再兑果酱。

“如此一来,虽然一碗水只卖一文钱,但是大部分人都能喝的起,薄利多销,说不得能赚更多的钱!”

同作为底层百姓的两人,深以为然的点头。

薛氏拍板道:“成,你回去同亲家说,难为她还想着我们,这活儿我们做,明日一早便去县城外摆摊,到时候还要麻烦阿芷了。”

杨氏见她娘应下了,高兴的同时便要起身离开。

“那这件事便这般说定了,娘,我先回去了,今日家中送了不少杏来,我得早些赶回去搭一把手。”

薛氏听女儿如此说,倒也不好再留人,亲自将人送至村口,直到人走远后。

这才匆匆赶回家中,与儿媳两人准备起明日摆摊的一应物什。

第217章 城外摆摊

与猜测的一样,第二日除了被村民们预定走的杏酱,家里还剩下十五罐。

“阿芷,这些都带去县城,你们能背的动吗?”

宋芷一边装着货物,一边解释:“阿奶,你放心好了,我们一路坐牛车,待到县城外就能遇到小安外婆他们,到时候就先寄放在他们那处,反正都是一样要出售的!”

隔壁修建的屋子还在收尾阶段,家里也须得留人做饭。

见孙女这般说,吴氏原想提议让儿媳送他们去的话到底咽了下去。

“那成,若是搬不动就花钱雇佣脚夫帮忙,咱们村修的水泥路差不多今日便能修好,待忙完了村里的活儿,往后让你大哥送你去县城。”

说罢,她顺势背起一个最重的背篓,送姐弟三人去村口坐牛车。

现在进出村子的路,全都铺设上了土水泥路,平坦又光滑,村里头的光脚的小娃娃,现在就喜欢在上头疯玩。

原因也很简单,在这样光滑的路面上行走,不论是跑还是坐着,都不会嫌硌人。

路上玩耍的小娃,看到宋芷一行人走来,远远的就知喊人。

他们叽叽喳喳的跟在宋安、宋欢身后,嘴里说着童言童语的问话。

比如,“小安你们这是又去县城了吗?县城好不好玩?”

“我爹说县城里头,有蓝眼睛的卷毛大胡子,他们会专门拐小孩子.....”

一群小孩如同林间的小鸟,叽叽喳喳一路,一直将人送至村口,待他们上了牛车后。

这才又一窝蜂似的跑回去继续玩泥巴。

待到牛车快抵达县城时,远远的宋安便兴奋的指着城墙下一处空地道:“阿姊,我见着了外婆他们了。”

说罢,也顾不得还坐在牛车上,立时坐直了身子高兴的朝人群中招手。

随着牛车的缓缓驶近,薛氏也见着了牛车上的外孙儿,祖孙三人高兴的推着板车去与宋芷汇合。

双方甫一碰面,宋芷主动唤了人,随后略表歉意的道:“我们来的稍晚些了,让你们久等。”

薛氏看到宋芷莫名的有些心安,她不甚在意的摆摆手,“我们也是刚刚到,阿芷你看我们这摊子支在何处最合适?”

宋芷便指了一处离城门较远的空地,“就在那处吧,原先那处是城外的百姓摆摊卖菜的地方,现在取消了入城费,那地方也就空了下来。”

“而且那处就在官道旁边,来往的客商都要经过那一条道,咱们就在旁边,又不会阻碍道路通行,最是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