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263)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我也不知你想要哪一种的,干脆直接将冯老给请了来,让他亲自给你介绍介绍,看中了哪个就选哪个。”

说罢,朝一旁的冯老汉招招手,示意他上前“便是我这侄女要买陶罐,你与她介绍介绍。”

冯老汉满是笑意的走上前,他先是放下手中提着篮子,随后用粗糙龟裂开的大手,将陶罐一一拿出,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宋芷面前。

“这些陶罐,都是我亲手做的,保证结实耐用。”

“这个紫茶陶罐质地细腻、造型美观,一般是用来存储茶叶的,价格嘛,自然也要高一些;”

“这个红陶的,最适合腌制酸菜、酿酒或是放醋,外表虽然看起来略显粗糙,但透气性好且价钱很是划算;”

“还有这个灰陶坚固耐用,平日里就用来存储粮食、装水最合适不过,用处最多且价钱也是十分实惠。”

宋芷一听冯老汉介绍,红陶罐可以用来盛酒、放醋心中便是狠狠一动。

其实杏酱其实与醋一样,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与醋选一样的容器肯定就不会错。

她拿起红陶直接问道:“阿公,这个红陶多少钱一个?”

“这个是三文钱一个。”

宋芷见对方能为这陶罐的生意,特意跑一趟,想来也是很想促成这一笔买卖的。

于是她在心中算了算大约要做的杏酱数目,于是开口道:“这样我先预定四百个这样的陶罐,两文钱一个您看可成?”

冯老汉根本不带犹豫的,笑的满脸褶子的连连应承。

他已经很久没有接到过这般大的单子,此刻心中也是十分激动。

这种小陶罐本就不费什么料,就是要花费些功夫。

这四百个一起烧制,便可以大大的压缩本钱,虽然降了价格但仍旧有利可图。

原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跟着宋友山走这一趟,没想到对方竟是这般爽快的就定下了。

宋芷见他应下,又问道:“阿公这陶罐我要的急,不知何时能做好?”

冯老汉忙道:“这中陶罐简单,只要烧制一日便可做成,我今日回去便做,明日这个时候给你送来可成?”

宋芷应下,想到自己新作的烤炉之中还没有托盘。

宋芷又同冯老汉商议道:“阿公,你能不能帮我烧制十个长托盘?”

“什么长托盘?”冯老汉一脸疑惑的问道。

宋芷便去了厨房,将自己平日里压绿豆糕的模具拿了出来,“就是这样的四方长木盘,最好是比我这木盘长度更长一些,宽度稍窄一些的。”

宋芷一边比划着托盘的大小,一边同冯老汉道。

冯老汉烧了这么多年的瓷器,还从未有人与他提出这般奇怪的要求,但顾客最大,他压下心中的疑惑,追问道:

“那你这个托盘可有什么要求,比如上釉,或是绘制花纹?”

宋芷连连摆手,“我的要求就是平整光滑就成了!”

这就是没什么要求了,冯老汉没怎么犹豫当即应承下来。

最后双方协商一致,定下的这些陶罐以及托盘外加冯老汉带过来的六个陶罐,宋芷先支付五钱银子的定金。

剩下的另一半尾款,待到明日将货物送至后再结清。

待到稍晚些的时候,祖孙两人将熬好的杏酱装好,准备明日由宋芷带去县城售卖。

“这杏酱,你准备卖多少钱一罐子?”吴氏好奇的问道。

宋芷在心中算了算:“就卖三十文吧!”

“这怎么还越来越低了?”

宋芷还是本着尽快将杏子酱售出的原则,给吴氏算了一笔账,“五斤的杏子,熬成酱差不多有一斤半,比晒成甜果皮要多一些。”

“这样一斤半的杏酱,卖三十文钱,就有四十五文钱,再减去买杏子的本钱、人工柴火费、糖、以及陶罐的本钱,咱们还能赚钱。”

“这还只是卖一斤的情况下咱们都有钱赚,那边不提卖的多的情况了,肯定是不会赔本的。”

吴氏经孙女这般一细捋,也回过味儿来,她感慨的道:“你别说还真是,我看不如就卖杏子酱来的省心省力!”

宋芷摊手,“我这不是担心光杏子酱一样卖不动吗?”

“这就想着多尝试一些,毕竟吃食这种东西,初食确觉得新鲜,吃多的也会嫌腻。”

“在加之这东西因为沾了糖多少有些贵,舍得花钱尝鲜的人毕竟是少数,多种方式多条路。”

吴氏连连点头,“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

说罢,她又叹了一声气,“也是难为你能想出这么多招来。”

吴氏揉了揉孙女的脑袋,“阿奶知道你是好心,想要帮扶对方一把,我也就随你心意行事了。”

“只是阿芷,莫要将所有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既要操心家里这些买卖,还要同郑大夫辨识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