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汉赶忙回答道:“少爷,前些日子宋小娘子找到老奴,请奴帮忙建造一间取暖的屋子。”
“这火炕正是宋小娘子提的建议,改地下取暖为床下供暖,甚至还能利用每日做饭灶台的余温,带动火炕发热进而用来取暖。”
周煜听后眼睛一亮,追问道:“真有如此神奇?”
周老汉忙不迭地点头,“这几日奴一直在宋小娘子家盘这火炕,如今已经初见成效,便想同您禀告这取暖利器!”
周煜一听,当即站起身书案后,绕到周老汉面前:“何为火炕?图纸拿来我瞧瞧。”
周老汉连忙掏出火炕的建设图稿,双手呈递了上去。
这简图画的虽然并不甚详细,但是周煜还是能看出哪里是灶台,哪处是床,哪处又是烟囱。
至于这些毫无相关的东西,如何能组合在一处,周煜便不得而知了。
他放下手中的图稿,语态疑惑的问道:“这东西真的能取暖?”
周老汉连连点头,“回禀少爷,是的,奴在宋小娘子家亲自验证过这火炕能够取暖,这才敢禀告于您。”
“且这火炕不但能取暖,而且造价十分低廉,基本上只需黄黏土与干草便可盘成,实在是冬日里御寒的神物!”
周煜听的心中火热,要知道每年到了冬日里,医馆得了风寒的病人便会激增,有些人甚至因为一场小小的风寒感冒而倾家荡产、进而返贫。
更有甚者,每年冬季都有人因为严寒天气而冻死家中。
若是真如周老汉所说那般,那他辖内的百姓岂不是再不用惧漫长的冬日?
越想越激动的周煜来回的踱了几圈,此刻的他恨不得现在就去亲眼见识一番这火炕来。
尽管内心焦急万分,但毕竟此刻天色已晚,即便是心中再心急他也只得暂且安耐住的问道:“你明日是否还要去宋家?”
周老汉心中一惊,难不成少爷还真要去宋家看这火炕?
他且压下心中的惊诧,点了点头道:“要去的,还有一个炕没搭完!”
“那正好,明日我与你一道去一趟宋家!”
周老汉不敢有违,当即躬身应下。
翌日,周煜身穿常服,由良田驾车,一行人朝着小河子村的方向驶去。
第190章 试点
清晨时分,一辆古朴的马车悠悠驶入小河子村,车轮轻碾过石板路,发出沉稳的声响。
村民们也正陆陆续续前往宋家帮忙砌房,当他们注意到坐在车辕上的周老汉时,起初并未多加留心,只当今日他雇了马车出行。
然而,当马车缓缓停驻在宋友山家的门前,来宋家做活儿的村民见着了一名气宇轩昂的青年男子从马车内步出,有一些眼尖的村民认出其不是旁人,只是他们的县官周煜!
顿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
村民们面面相觑,心中的惊讶与敬畏交织,原本打算上前与周老汉寒暄几句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他们既因县官大人的亲临而感到兴奋,又生怕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官威,一时间,众人只是呆呆的伫立在原地,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拘谨。
此时,正在院中忙碌的宋友山一眼瞥见了站在自家门前的县官大人。
初时他还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待揉了揉眼睛。
见站在门边的青年男子真的是他那日在公堂上见过的县官大人!
宋友山心中一惊,随即快步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紧张与惶恐:“大……大人,您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吩咐?”
一旁的吴氏见状连忙跑进孙女的房间,急切地拉着她的手往外拽:“阿芷快别织帽子了,县官大人来咱家了!”
说罢,拽着人也迎了上去。
在她的心里毕竟孙女与县官大人是打过交道的,肯定要比老实巴交不会说话的儿子强。
周煜见因着他的到来,明显慌乱了的一家人。
他微笑着摆手示意众人不必紧张:“大家不必惊慌,本县此次前来是听闻你家新砌了一种能够取暖的火炕,特来瞧瞧,这火炕到底是何物又是如何取暖的?”
宋芷见状,当即吩咐阿奶先去新房子那处烧炕,她则亲自领着人往隔壁走。
“大人,请随我来!”
宋芷领着周煜从灶房一路参观到盘了火炕的房间,同时介绍道:
“这间屋子的火炕连接了外头的灶膛,待到做饭的时候,热气便能通过炕洞源源不断的传递炕上来。”
说罢,她又领着周煜去了另一间屋子,“这边的的燃烧口我们就设在了炕下,旁边搭了个小灶可以放上一个炉子热水,十分便捷。”
周煜好奇的打量着火炕的构造,但因其主体已经封闭,根本看不出其内里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