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宋芷的私心里找周掌柜寻工匠,就是想将这火炕之法传到周煜的耳中。
祁水县冬日里苦寒,每年冬日里都会有人因受不住严寒没能挺过去。
这要是由县太爷做主推进此事,肯定要比她家为例子传播的更快。
周老汉听宋芷说,高兴的连连道谢:“多谢,多谢!”
他主要考虑的是眼前的人与少爷有交情,若是不事先招呼对方一声,到时候在惹的对方去少爷面前告状那便得不偿失了。
现在宋小娘子半点也不犹豫,显然是不在意的,那他将火炕的做法献给少爷便无后顾之忧了!
宋芷见他很是开怀,不由主动相请:
“正好我家现在在建屋子,这火炕取暖效果到底如何还不得而知,周老伯不若辛苦一趟,随我家去亲自指导一番搭火炕。”
“千般设想,不付之实践总也不知其中是否有纰漏,如此您禀告给周大人,心中也能有底不是?”
宋芷的话说的十分直白,却也正中对方的心思。
周老汉根本不带犹豫的,当即点了头表示同意。
宋芷辞别了周掌柜,领着人便往城外走。
时间紧,任务重,宋芷在城外上了车后没有让对方继续在城墙下候人,直接包下剩余空位,催促其立刻启程。
待领着人回到家中,宋芷径直领着人去了隔壁观察了地形与房屋布局。
昨日主屋才开始建,这会子四面的围墙都应落成。
周老汉围着主屋转了一圈,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布局才能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同时确保火炕的取暖效果达到最佳。
他先是仔细观察了房屋的结构,接着,他又走在屋中来回踱步,用脚步丈量着尺寸,心中迅速勾勒出火炕的位置与布局。
一旁的村人,以及宋家人皆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宋芷从外头来回来的陌生老者。
吴氏上前拉了拉孙女的衣袖,小声的问道:“这便是你寻的那位工匠吗?”
宋芷点点头,“是的,阿奶,他可是县官大人家的工匠,技术那是顶顶的好,一会儿你让大家伙都听他的吩咐。”
吴氏一听对方竟是县官大人家的工匠,那是一点质疑的心思都没有。
她悄悄后退几步,小声同孙儿与儿子交代道:“一会儿你们就候在那匠人身边莫要多嘴多舌,只管听吩咐办事!”
两人俱是十分老实之人,听罢连连点头。
周老汉做到心中有数后,转身便吩咐,“来些人拿些砖块来砌火炕框架,另外再派人去拖几板车的黄黏土来。”
众人按照周老汉的指示忙碌起来,很快就搬来了砖块,黄黏土和干草也陆续送到。
周老汉亲自示范如何砌火炕框架以及要求,宋平等人跟在其后帮忙打下手。
宋芷在一旁看着,见对方成竹在胸很是有把握的样子,干脆就将这边的事情交予了对方。
此刻宋芷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办,如此才会事半功倍!
第188章 村民们的心动
“咦,你们听说了吗?大山家里头搭了个能保暖的床,叫什么,哦对了叫做火炕!”
“听说那炕连接着屋外的灶台,冬日里只需往灶台里烧火,那炕就能暖和!”
“害,那你知晓的可是落后了,现在我听说直接在屋内的火炕下留燃烧口,冬日里就不必出屋添柴火,还能在灶边烧水,着实是方便!”
“真这般好用吗?”在一处聊天的妇人诧异的问道。
“那还能有假,我男人来家里说那炕一烧起来,炕上暖烘烘的连带着屋子里头都暖和。”
“而且还没有呛人的烟味,阿芷家里头好几间屋子都砌了这火炕。”小赵氏笃定的道。
有妇人好奇,“那这要费不少钱帛吧?阿芷丫头是个厉害的,瞧瞧这才多少日子,不但还上了先前的欠款,自家更是砌起了大宅子!”
“这话你可就说错了,我听我家二柱说那火炕可不费什么钱,听说就是用黄泥与干草,黄黏土与土坯还是他们做的呢!”
小赵氏坐在门边,一边挑拣着豆子,一边同村人闲说着最近最火的火炕话题。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妇人们听到小赵氏的话后,心中好奇,这不这几日来宋家新房见识这火炕的村人越来越多。
宋芷在听阿奶说了,这几日每日都有村人来新房里观摩这火炕。
宋芷本也有意在村民们之间推广开来,便让阿奶点了火炕让前来观摩的村民们看。
烧了火炕的屋子,人一进门便能明显感觉到屋内要比屋外暖和。
再用手试探了一下炕上的温度,并不似他们脑海里想象的那般烫手。
这要是到了寒冬腊月,人就睡在这暖烘烘的炕上别提多安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