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如现在就一次性做到位,趁这块地现在价格不高,果断出手购买。”
吴氏再次被孙女成功说服,当年他们在此处建房,当时因手头拮据,买的地也就是刚刚好够住。
待到家中的孩子长大成人,再娶妻生子,家中的房屋便有些紧巴巴起来。
宋族长见祖孙两人意见一致,他也就不再相劝,
“既如此,我先帮你将契书写了,你按个手印,下响的时候我去里正那里一趟,请他帮忙去县衙走个过场,把地契正式过户到你名下。”
“能不能写我小弟的名字?这宅子往后应是他做户主。”
宋族长深深的看了宋芷一眼,这孩子倒是个没有私心的。
他点了点头,“这自是更好!”
说罢,他回屋拿了张泛黄的纸张,以及秃了毛的毛笔,蘸了蘸墨汁,一笔一划的书写起来。
能够当上一村的族长、或是村正除了要德高望重之外,大部分人都会识文断字。
除了需要看懂一些简单的公文,还要会书写一些简单的契书。
其中村里最常见的宅基地买卖文书,对于宋族长来说写起来那是驾轻就熟。
契书很快便写好了,宋族长吹干墨迹,将契书当着祖孙两人的面念了一遍,“你看看,可还有什么问题?”
说罢,将手中的契书递给了宋芷。
宋芷顺势接过,大致扫了一眼,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我也看不懂,就依照契书上写的来。”
旋即将手中的契书还了回去。
宋族长见没什么问题,这才将契书收起的同时拿上红泥,
“走吧,正好去你家中一趟让小康按手印,顺便再叫上村中长辈们一道说一说分家之事。”
祖孙两人就这般跟着宋族长出了院子。
哪里知刚出门,便有村民急匆匆的跑来,同宋族长道:“族长不好了,你快去瞧瞧吧,打起来了!”
宋族长脚下的步伐一顿,板着脸问道:“你好好说话,究竟谁和谁打起来了?”
那村民喘着粗气道:“是……是胡氏与友田媳妇打起来了!”
待在院子里的赵氏,听到这话忙跑出来凑热闹的问道:“这对妯娌又怎么了?这家都分了,怎么还打?”
宋芷站在一旁,也是竖起了耳朵听八卦。
只听那村民喘匀了粗气后,还看了一眼吴氏,这才开口道:“害,还是因着做凉粉的事情闹起来的。”
“前些日子吴婶子不是教了我们做凉粉吗,那胡氏见了村人能靠做凉粉赚钱,她也跟着眼红了,这不就把主意打到了小叔子友田头上了。”
“友田媳妇就以吴婶子不允交给她为由不肯交给胡氏,胡氏就骂友田没良心,他大哥都战死沙场了,他却还好好活着却不肯帮扶一下他们母子….”
宋芷都听呆了,属实没想到事情还能有这一番发展。
第158章 不掺和
宋族长听闻此事,脸色渐渐阴沉下来,恼怒之情溢于言表:“这胡氏,简直是胡闹至极!”
赵氏在一旁连声附和,眉宇间满是不悦:“可不是嘛,家里都分出去了,还整天这么折腾,真是让人头疼。”
接着那村民又叹了口气:“哎.....那胡氏向来霸道惯了,又死皮赖脸还拿着两个孩子说事。”
“直言自己养不活两个小的,要将英子与小虎送去友田家里,友田也拿她也是没办法,这不大伙儿让我来请族长过去说项。”
听到这处,宋族长沉默片刻。
他清楚地知道,胡氏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生活确实困难。
如果将这件事闹得太大,那耍横的胡氏真的将英子和幼子小虎给扔到友田家里。
若是做的更决绝些,再学大丫娘一样彻底丢下两个孩子跑了。
那以后苦的还是这两个孩子!
想到这里,宋族长逐渐平复了内心的愤怒的怒意,说到底还是这世道闹的。
胡氏的男人在战场死了,婆母还是个偏心的,临死前还给两房分了家。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半大孩子到底日子艰难。
即便他再看不上那胡氏为人,可若将此事闹大,英子和虎子又该如何是好?
宋族长无奈地叹了口气:“唉,罢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看在两个孩子的面子上,也不好把事情做绝。”
赵氏听了老伴的话,不赞同道:“她那样的性子就该磨一磨,不然成天的想着搬弄是非,我看就该给她一个教训!”
“难不成让她闹一闹,就让她得逞了?”
宋族长轻轻摆手,打断了她的话:“这事儿我自有计较。”
说罢,宋族长转头看向吴氏,神色凝重地问道:“这凉粉的法子出自弟妹家中,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