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201)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到时候阿姊建一个大大房子,咱们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你说好不好?”

哪知宋欢却是连连摇头,“阿姊,我不要房间,我想和你一起睡。”

这话宋康也能听的懂,小家伙也是连连点头,“跟阿姊睡!”

宋芷愣了一下,笑着道:“成啊,阿姊到时候请人在屋子里建一个大炕,这样到了冬天咱们睡觉也不怕冷了。”

宋欢被阿姊的这一句“炕”所吸引,她满脸好奇的问道:“阿姊说的是像族长爷爷家里的‘火塘’吗?”

她满脸羡慕的道:“我知道那火塘,待到冬日里一家子围在一处吃饭,屋子里可暖和了!”

她眼睛亮晶晶的问道:“阿姊,咱们也要同族长爷爷家一样,搭个取暖的火塘吗?”

宋芷回忆了一下,小妹口中所说的火塘。

就是在住宅的中央,或是特定的房间挖成一个小坑,四周用泥土砌成,中间可用于生火取暖,同时兼具备烹饪的功能。

但现在的火塘明显有一个缺点,冬季在屋内生火,门窗本就不敢开,屋内的烟雾也就散不出去,虽能御寒,缺点亦很明显。

宋芷这才意识道,这个时代虽然出现了取暖设备,但成熟的火炕技术还没有出现。

她拿了麻布给两个小孩将脚上的水渍擦了,同时找了个理由道:

“咱们家建的不是火塘,不过,阿姊听那北地的客商说,这火炕也可以取暖,待到阿姊下回去县城与那外地客商问清楚了,回来再解释与你们听。”

两小孩的注意力就这般被宋芷转移,两人擦了脚后,自己滚到床上后连连点头。

宋芷见哄好了两小孩,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她想要搬出去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样可以更自由的行事。

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块儿,总会有些不便之处。

阿奶和大伯他们都是成年人,不好糊弄。

但是这两个小家伙就不一样了,他们对她的话可谓是言听计从。

比如刚才提到的火炕,她只是说是从外地商人那里听说的,两人立刻就相信了。

要是刚才那些话被阿奶她们听到,肯定会多问几句。

毕竟,言多必失,如果只是关于食物还好,但如果涉及到药理知识,她就很难解释清楚了。

而且这里的冬天非常寒冷,她还想制作一些面霜、冻疮膏之类的东西去售卖呢。

这些东西多少都会涉及到一些药材方面的知识。

因此,找郑大夫拜师这件事,她必须尽快落实!

第156章 说项

家里虽然不用再做凉粉了,但是每天糕点铺的糕点还是要按时送到城里的。

清晨,宋芷见阿奶又让大哥进城去送糕点,忍不住提出建议:

“奶,我觉得为了这么一点糕点专门进城一趟实在太麻烦了。现在村里有很多村民都进城卖凉粉呢,我们可以花钱请他们帮忙捎带一下,这样就不用大哥再跑一趟了。”

吴氏不太赞同地说道:“这可是要送到铺子里的吃食,不是自家人亲手交过去的若是出现了差池可怎么办?

“再说每日还要结算钱款,涉及到钱帛的事情还是不要假手于人的好!”

宋平也适时开口,“是啊大妹,阿奶说的对,吃食上的事情大意不得!”

“反正现在家里也无事,不过是走一遭,不妨事的。”

宋芷一想,两人说的确实有道理。

钱款一事倒是好解决,但涉及到食品安全上的事情,确实该慎重。

于是她点点头道:“那就辛苦大哥走一趟了!”

宋平不甚在意的摆了摆手,提着糕点便出了门。

待大哥走后,宋芷便同吴氏提议道:

“阿奶,正好这会子没什么事情,咱们去族长家一趟,请族长与族中长辈说一说分家之事。”

于是,祖孙两人又一同去了宋族长家里。

往族长家去的路上,一路上祖孙两人遇到不少背着凉粉去售卖的人家。

对方的脸上洋溢着喜气,在看到祖孙两人时,更是老远便打上了招呼。

一路打着招呼,祖孙两人来到宋族长的家里。

在族长家门外,宋芷看到了背着背篓的田阿婆,以及提着篮子的宋大丫姐弟。

宋芷率先开口问道:“田阿婆你怎么在这儿?”

田阿婆脸上洋溢着笑意道:

“昨日族长说了,让我与大丫今早来他家里汇合,正好二柱也要赶牛车进城卖凉粉,顺带着捎带我们两人一道进城。”

吴氏附和着点头,“这样正好,这凉粉的分量可不轻,有牛车捎带你们进城能轻省很多。”

田氏也咧嘴笑开,“可不是,昨日我还担心背个四十块凉粉进城走不走的动,现在却是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