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162)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见有人开了口,亦有人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这叶子大人您需要多少?”

“大人,那这工钱又是如何算的?”

“....”

此时的大家伙已不记得,此刻是在县衙公堂之上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的询问了起来。

周煜等下方的人都问完了,这才对着站在门边的宋芷道:“还请宋小娘子先同诸位乡亲们说明一番,这制茶、备茶究竟需要什么标准的连翘叶。”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往门边看去,就见一名作男子打扮的少女,背着背篓走上前。

宋芷并不畏惧大家伙,或探究,或审视的目光。

从容的放下身后的背篓,从中拿出了今日刚从山上折下来的连翘枝条,展示给众人看:

“除了连翘叶子的颜色,还要看其叶面,叶面光滑,无斑点或病斑,这样的叶子富含养分,泡出的茶汤色泽清亮,口感醇厚。”

说罢,她顺势从枝条上摘下可以用来制茶的叶子,摊开手掌,展示给众人,

“各位叔伯,这些活儿其实没什么的,只要听清楚要求,有手就能做。”

大家伙本就是做惯了农活的,见宋芷一番解释与示范,很快会意。

有人认识出这‘黄金条’来,反应极快的表态,“大人,这叶子我们大湾村有,我们可以帮忙采收!”

“大人,我们村也有!我们也能帮忙采收!”

有村正生怕应和的晚了,再将这赚钱的活计给抢走了。

大家也顾不得问工钱了,一时之间,大堂之上纷纷争相表态。

第124章 大致估算

周煜抬手止住了大家伙的议论,言道:“诸位稍安,先去文书那处统计一番,待先估摸出一个数目再说。”

究竟村落里有没有这连翘灌木,还真是自家村正或是族长心中清楚。

大家囫囵的同文书报了个数目。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文书将统计的数目交给了周煜。

周煜接过一看,他辖内一共三十五个村落,现有十八座村落报了有这连翘。

这些村落有大有小,大的村落有六十多户人家,小的村落也不过一二十户。

那就综合一下,每个村落暂且就算三十户吧。

限定一户每日采收二十斤的数目,那么三十户的村庄采收半月就算按照一文钱一斤的采收价格,那么他就须得准备十七贯钱。

若是限定一户每日采收三十斤的数目,那么三十户的村庄采收半月,同样是按照上述价钱采收,那么他就须得准备二十七贯钱。

再加上备茶、制茶需要的人手,手底下人为这事劳碌的茶水钱,零零碎碎至少须得准备三十贯钱才能支付的起所有的开销。

当然有的村落的山头,并没有那么多连翘灌木,不一定能采摘到这般多。

但这只是一个估摸的数目,目的是让其大概估摸出一个投入来。

周煜在心中快速的算了一笔账,这钱对他来说的确不多,但是对已经发不出工钱的县衙来说,已经天文数字。

这也就意味着,便是按照四十文一斤的售价,他当下得预定出去七百五十斤的连翘茶,这才能将百姓们的工钱赚回来。

周煜心中有了数,出售七百多斤的茶说难也不难。

于是他开口同众人道:“这样,你们先回去同村里人知会一声。”

“这连翘叶,县衙这边按照一文一斤的价格收取连翘叶,每户每日上限三十斤,须得采收半月时间,工钱待采收结束由衙门一次性支付。”

整个大堂瞬间又嘈杂了起来,大家纷纷议论纷纷,大家皆不相信由这样的好事落在自己的头上。

有那算术还不错的,瞬间就惊呼出声,“四百五十文钱呢?”

那些个村中没有连翘灌木的村正,原本并不当一回事。

这一听竟是错过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心中既是心痛又是羡慕。

要知道现在家家户户都穷的很,莫说半月就能得四百五十文的活计,就是一月能赚这么多钱的活计都没有。

有那头脑灵活的村正, 还是忍不住问道:“大人,若是...若是我去临县摘这连翘叶回来成吗?县衙也收吗?”

“你们是我祁水县的子民,跑去其他县山头摘这连翘叶子,就不怕被人抓了扭送官府吗?”

那人缩了缩脖子,讪笑着解释,“这不是他们也不知晓此用途嘛。”

周煜还是抬手制止,“我知你们内心焦急,且先等等,待此件事毕,本县还有活计与你们做。”

待他将茶叶卖了,县衙手里也有些银钱了,到时候如修建城门、城墙、疏通渠道这些活计,也能雇佣百姓们做起来!

这话一出,原本那些错过赚钱机会的村正、族长全都精神抖擞了起来,看着周煜的眼神那叫一个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