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154)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哪曾想,今早儿媳陆氏又欢欢喜喜的跑回去同她说,“吴婶子同意用豆子换凉粉了。”

她立时不犹豫了,忙将家里的豆子拿出来挑拣,再派了大孙儿来这边听消息。

待听说那边开始兑换了,她忙提着捡了一半的豆子风风火火的跑了来。

她高高兴兴的捧着自己刚兑换来的一陶盆凉粉,又拿了一个空碗请吴氏帮忙称出可以兑换一块凉粉的豆子。

她准备一会儿将凉粉背到女儿的庄子上瞧一瞧。

她身边又没个称,若是碰上了给钱的主顾自然更好,若是碰上了给豆子的心中也能有个数。

对方究竟要给自己多少,她这才算不亏。

这个吴氏也是一早便也想到了,她指着身后的两个碗,“绿豆、豌豆我都给你们称过了,你自己拿着碗去过过数,心中也能有个数。”

待其过过数后,二奶奶赵氏也不回家了,祖孙两人径直往女儿所在的村落走去。

她女儿嫁的倒不算远,但也需走上大半个时辰的路。

二十块凉粉加陶盆以及背篓的重量,这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来说,长时间走路,还是相当吃力的。

这时候,一旁的大牛便会主动要求替她奶背。

十二三岁的男孩,按说也能背的起这样的重物。

但对于他们一家来说,这凉粉实在珍贵,若是一个不小心碎了什么的,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大牛见她奶不让他背,他就走在阿奶身后,用手托起背篓,减轻一部分负担。

祖孙两人就这般扶持着走到了女儿家里。

“阿娘,您怎么来了?”正在院子里绩麻线的小赵氏见到来人,忙起身相迎。

赵氏直言道,“我兑了些凉粉来你们村中卖一卖,你帮娘去村里头问一问可有人家要?三文钱一块,或是一斤的豆子换一块凉粉。”

小赵氏听她娘如此说,母女两人也顾不得叙旧。

她当即领着她娘去了村中最热闹的聚集处,询问大伙儿可有人要买凉粉?

如今城中取消了入城费,有不少村民在县城的草集上看过这凉粉的火爆。

但苦于那凉粉须得三文钱一块,大部分村民都不舍得买。

这会子一听说用豆子也能换凉粉。

大家伙也不犹豫了,花钱他们不舍得但用豆子换大家还都是愿意的。

待问清了兑换斤两后,纷纷回家拿了豆子来换。

不过一盏功夫,带出来的十九块凉粉便被售卖一空。

剩下的那一块赵氏要留给女儿,说什么也不肯卖了。

第118章 不良风气

那些后来闻讯赶来的村民,急的与赵氏道:“哎呦,婶子怎么也不多带一些来,这是要馋坏我们啊!”

“大家伙若是愿意要,我下晌的时候,再来一趟!”

“成成成,我定两块。”

“我定一块!”

“.....”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预定数目,赵氏却已经乐的见牙不见眼。

村中大部分村民,都如赵氏这般将凉粉背至女儿家所在村落、或是相熟的亲戚家所在村落。

又因着可以用豆换凉粉。

一时之间,大家伙儿的生意十分好做。

当然也有那胆大的村民,结伴而行去了县城,他们舍不得花那一文钱摆摊费,干脆就担着货物走街串巷的叫卖。

不出半个时辰,二十块凉粉也被售卖一空,不过半日的功夫,就有二十文钱入账。

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喜的汉子们当即就往家里赶,想要下响再背一些凉粉来城中售卖。

而此时的周煜回到了县衙,当即招了主簿县尉等一众属下商议开设官营铺子一事。

周煜抬了抬手,示意众位下属,“今日本官得了一包好茶,特请诸位尝一尝这茶如何?”

众人不解其意,纷纷垂首喝茶。

片刻后齐齐前头道:“好茶!”

“这茶入口回甘,余味悠长,难得好茶!”

周煜喝过多少名茶好茶,当然也知道这茶不错。

见下属都很满意此茶,他这才开口道:“诸位可能不知,这茶却是本地所产。”

一众官吏、文书都惊了!

不同于周煜这个外来官,他们这些人可都是经年的老吏。

对于当地的情况最是清楚不过。

他们怎么就没有听说过,他们当地还能产茶。

大家一时之间,竟是忘了坐在上首的周煜,嘈嘈切切的议论起来。

周煜也不为其解惑,任由众人讨论。

张主簿虽不明白县官大人要做什么,但他知晓上峰绝不会只是请他们品茗这般简单。

他上前一步问道:“我等在此地多年竟未有所闻。还请大人赐教。”

在场的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炯炯的看向坐在上首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