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14)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吴氏也背上背篓,没有怪孙女乱花钱,而是夸赞道:“你做的很好,包子换了就留着吃!”

她在这大集上来往过多少回,村中有竹笋,她难道不知道要挖来大集上卖吗?不过是卖不出去罢了!

白费了功夫不说,还耽误了家中活计!

若是今日由她来卖,说不得大集散了,都不一定卖的出去,这事儿她从前又不是没经历过。

这人呀,一穷起来,一文钱成本也是不敢赌的。

吴氏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没能回神。

直到宋芷在路旁的大树下停下,又拉了拉她的衣袖这才看向了孙女。

“奶,出来这半日,我都饿了,我们先坐下歇歇,吃个包子垫垫再走!”

从大集赶往县城,还有将近三公里的路要走,两人从晨光熹微时,就一直负重赶了许久的路。

这会子早食吃的野菜粥,早已经消化一空,反正宋芷是没有力气再走了!

吴氏其实也是强撑着一口气在走,这会子见孙女累了,她倒也没坚持,顺势停下,放下了身上的背篓。

宋芷递了一个包子过去,吴氏摆摆手,“你吃吧,奶这儿有你伯娘准备的饭团!”

说罢在背篓中掏了掏,掏出了两颗野菜饭团,又递了一个给宋芷。

见孙女看着野菜饭团发愣,吴氏便有意劝道:

“从前的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咱家这几年可多亏着你伯娘里外张罗,便是她有私心,也是为了你堂兄几个,你也别事事与她别苗头。”

宋芷知道,她奶这是还不相信她,担心她记恨着大伯娘。

她也不多说什么,只认真的听着,她知道现在说再多保证也无济于事,她只用行动证明。

第11章 寻买家

在走了大半个时辰后,宋芷抹了把额头细密的汗珠,望向那高耸城墙。

此时虽然日头已经高悬,但排队进城的人却不见少,其中不乏赶车拉货的商队。

祁水县通往草原的必经之路,再往北走百里,便是关内的最后一个城镇安宁县,出了安宁县就是一望无尽的草原。

如今天下初定,新帝为了与民生息,与草原王庭签订了契约,实行了互市政策。

祁水县作为通往中原腹地的重要商道,因而县内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也因此,城外差役的盘查十分严格。

随着队伍缓缓移动,宋芷的目光不时被城门口两侧守卫的差役所吸引。

他们腰佩大刀,面容严肃,对每一个进城的人进行仔细的盘查,

尤其在有车队需要入城的时候,除了需要核验身份信息,便是车上的货物也要逐一盘查。

终于,轮到祖孙两人。

守门的差役上下打量两人一番,然后例行公事地询问了两人的来意。

吴氏忙交出了两文钱入城费,又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一名差役上前翻了翻两人的背篓,见没什么问题,待收了两文钱的入城费后,挥挥手,两人顺势入城。

与城外全是低矮的黄泥屋子不同,穿过城门的那一刻,从破败的城外世界踏入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

城内街道宽敞整洁,两旁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行人如织,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

宋芷看着热闹的县城,心中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她顺着进城的人流,往城中走,期间鼻尖一直萦绕着各种食物的香味,直勾的她饥肠辘辘。

就在她想着要不要停下来,问一问路人医馆在哪里时,不远处的仁心堂醒目的牌匾,直接映入眼帘。

宋芷顿住脚步,回身同阿奶道:“阿奶,你先在街边等一等我,我去前面的医馆问一问收不收草药。”

吴氏看着金晃晃的招牌,有些怯弱,她犹豫的道:“咱们要不要换一家医馆,我听村里人说,那家医馆的药贵的很!”

“不碍事的,我去问一问,咱也不买他家药,怕什么!”说罢,抬脚往仁心堂走去。

药铺门前时有衣着华贵的人群进出,想来这家医馆的大夫应是有些本事的。

就是不知药铺会不会收她的药材。

宋芷跟着求诊的病患走进医馆,立刻就有小药童迎上来,询问宋芷哪里不舒服。

宋芷从容说出来意,那小药童听罢,脸上的神情不变,只略带歉意道:“抱歉,这位娘子,散户的药材咱们医馆不收的。”

宋芷听小药童如此说,心中似早有预料吧,道了声,“叨扰了!”旋即转身离开。

见人走了,小药童回到柜台后将事情禀告给正低头拨动算盘的掌柜。

掌柜的听罢,头也不抬,仍旧拨弄着手中的算盘,根本没将此事当做一回事儿。

在掌柜的眼中,平头百姓的能懂什么药材,且不说北地的药材他们铺子本就不缺,就说要花人工,时间去挑拣去,净耽误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