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138)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不然这不年不节的提肉回来作甚!”

有那年岁大的,斥道:“谁规定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娘家的?她爹娘老子还在呢,做子女的孝敬孝敬怎么了,莫要在外头乱说。”

说闲话的妇人缩了缩脖子,到底不敢与村中长辈相争。

但心里头仍旧觉得不服气。

妇人眼珠子转了转,忽的来了主意,她佯装回去,待绕到旁人看不到的时候径直往田间去。

待看到正在田间除草的王氏,一拍大腿忙道:“哎呦喂,你还在田里,你那小姑子回来了,我瞧着还带了肉,你快回去瞧瞧,莫不是来你家中借钱的。”

王氏一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她家里现在正准备给大儿说亲呢,若是真叫那倒霉催的小姑子,将二老的钱给哄去了。

那他大儿的亲事可怎么办哦?

在想到小姑子家里那个如无底洞一般孩子,王氏再也不淡定了

她顾不得在地里忙活了,扛着锄头就往家里走。

那妇人见王氏慌慌张张的走了,自觉有好戏看,也不紧不慢的跟了上去。

另一边,杨氏提着吃食往家走,越临近家门,她的心情越激动。

这显然与她曾经归家时候的心境不尽相同。

从前归家除了喜悦剩下的大半就是忧愁,置办不出像样的节礼、担心爹娘为自己愁苦....

现在这一切全都翻篇了,她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手上也有了余钱,甚至还能给爹娘寻一些活计。

杨氏一进家门,便看到满头银发,正坐在廊檐下绩麻线的娘。

她高兴的唤了声人,提着东西便进了院子。

薛氏听到动静抬头望去,便见着闺女一手提肉,一手提着篮子满脸笑意的朝她走来。

薛氏甚至有片刻的愣神,这样明媚的女儿,她似乎有好些年没见过了。

直到人走到了近前,她这才恍然回神,忙丢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道:“哎呀,你回来就回来,带这些东西作甚?”

“你家里头就大山父子能赚些钱,又要给阿平娶亲,又要还债,没的乱花钱....”

薛氏拉住闺女,不住的碎碎念,但念叨的每一句话都是为着女儿着想。

“娘,您别担心这些,我今日来是有好事要同你和爹说呢。”

杨氏四下看了看,问道:“爹呢?怎么没看到人?”

“你爹带着几个小的去山中砍木料了,这些日子家里正准备给你大侄儿相看人家,准备砍些木料回来,请木匠给金柱的屋子重新打个门,总挂着个竹帘子总也不是个事儿!”

王氏扛着锄头,从外头风风火火的跑回来,便听到婆母的这一句话。

她顾不得喘息,忙接话道:“可不是,你这侄儿也近十九了,咱家这些年节衣缩食的就想给铁柱讨个媳妇,可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小姑,你说是不是?”

王氏在心中腹诽,我话都说的这般直白了,你要是还想开口借钱,休怪我不给你好脸色。

正当她神经紧绷,以为对方会开口借钱时。

杨氏却是点头附和道:“这事儿确实的抓紧,年纪再大些,怕是更难找到称意的女郎。”

薛氏瞥了一眼自家儿媳,瞧着她看着闺女那如临大敌的样子,心里颇不是滋味。

女儿家的日子过的不好,儿媳生怕自己会将体己贴给女儿,遂一听到女儿一回来,她便巴巴的从地里头追了回来。

当她不知道是为着什么呢。

她虽然心中不高兴,却也不好当着闺女的面挑明,免的叫她伤心。

难得回来一次,薛氏忙接过女儿手中的东西,“走,有什么事情,先坐下来歇一歇再说。”

杨氏将手中的东西给了娘,人却是站着不动道,“娘,我此次来是有一件好事与你说。”

王氏却是在心中冷哼一声,还好事,家里都欠了一屁股债能有什么好好事。

心中虽是这般想的,脚下的步伐却是不自知的往母女两人身边凑了凑,竖起了耳朵,准备洗耳恭听!

她就不信,她还能说出一朵花儿来!

第106章 防备

薛氏瞥了一眼儿媳那一副防备的样子,心中就来气。

她瞪了眼儿媳,指挥着人道:“你去厨房倒一碗水来。”说罢,拉着女儿的手在廊檐下坐下。

她也不问闺女有什么好事情,只嘴上埋怨道:“你来就来,带什么东西过来,回头回去的时候将这些吃食都带回去给小成他们几个补补。”

杨氏知晓自己从前的境况太差了,她娘还是如从前一般舍不得她。

她心中感动,便是方才大嫂的防备的眼神都没在放在心上。

杨氏瞥了一眼厨房边漏出来的一截草鞋,便知晓大嫂是在那偷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