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缚蛟/凡人和蛟龙的二三事(69)

作者:不能晒太阳 阅读记录

李青辞松开手,不再犹豫,微微一笑:“好,这就走。”

三人赶着骡车往城里去,李青辞和陈静婉坐在车上,这时,韩水谚回过头,朝陈静婉道:“婉婉,你把被子盖好,别吹着风。”

“知道了。”陈静婉朝他摆手,指了指他的脖子,“领巾系好。”

韩水谚咧着嘴笑了笑:“好!”

陈静婉扯着一角被子搭在李青辞腿上,叮嘱道:“盖好。”

李青辞点头,用腿压住被子,看着她问道:“怎么解决的?”

话音落下,陈静婉眨巴两下眼睛,眼圈就红了,她轻声道:“他挨了他爹好一顿打,都吐血了,然后他哥……”

陈静婉缓缓讲述事情经过。

自从提起退亲,韩水谚天天去陈静婉家里献殷勤,帮着她家里捡柴、劈柴、挑水,即使陈父对他非打即骂,他还是天天去。

事情传到韩水谚他爹耳朵里,韩父嫌弃韩水谚丢人,没出息,给他跌份。

在家里天天指着他骂,韩水谚丝毫不让,跟他爹整日吵架,死犟着就是要娶陈静婉,说什么都不松口。

此外,但凡陈静婉和陈母进城,韩水谚就赶着骡车跟在后面。

陈母心肠软,比较明事理,并未对韩水谚说难听话,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

不过,有次,陈母避开陈静婉,单独跟韩水谚说话,说陈静婉还没嫁进门,就惹得公爹不喜,两方长辈又结了梁子,即使她松口让陈静婉嫁过去,以后陈静婉在韩家怎么过日子。

虽然陈母语气温和,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

她不会让陈静婉嫁过去的。

希望韩水谚不要再纠缠,早日歇了心思,也省得闹出诸多风言风语,败坏名声。

当天,韩水谚回家就跪在父母面前,坚持要分家。

以后他只侍奉他娘颐养天年,他爹跟着他哥,兄弟俩各自尽孝。

韩父一听这话,抄着擀面杖狠狠砸在韩水谚身上。

韩水谚没躲,咬牙挺着,打吐血了都没服软。

韩父从小就偏心聪慧的大儿子,对韩水谚不甚喜欢,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紧着老大,有什么脏活累活就让给韩水谚干,家里赚的银子有大半都供老大读书了。

韩水谚盖房子的钱,都是他自己做工赚的,从他十二岁想娶陈静婉开始,就整天做着各种活计,一年四季都不歇着,一文钱一文钱地攒。

好不容易跟陈静婉订了亲,又建了新房子,眼看就要功德圆满、把人娶进门了,他怎么可能放弃。

见小儿子吐血,韩母终于发作了。

她指着韩父大骂,要是韩水谚被打出个好歹,她非跟韩父拼命。

她连夜把大儿子叫了回来,商量着分家的事。

韩母对陈静婉是非常喜欢的,觉得小儿子能娶到陈静婉是福气,本来韩父对陈静婉也没太大意见,要不两家也不可能定亲。

但是,自从韩水谚他哥中了举,韩父便觉得自家门槛高了。

他可是举人的父亲!

陈父那种平头小百姓不配做他的亲家,争执因此而起。

所幸,韩水谚他哥也是个明事理的人,对韩水谚也心有愧疚,由他做主,请来族中长辈和里正,当场立了字据。

兄弟二人分家,一人侍奉一老颐养天年。

等韩水谚他哥参加会试后,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不会留在村里,届时他将爹娘全都带到城里生活,韩水谚每个月出一笔银子供韩母开支。

事情敲定后,韩水谚拿着字据来到陈家。

陈父陈母听完并未作声,把陈静婉叫了出来。

陈父跟她说,让她自己想好,人还没嫁进门,未来夫家就因为她闹成这个样子,万一韩水谚后悔了,他们还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陈静婉说不得就要落埋怨,有的是苦日子过。

陈静婉听完默不作声,走到韩水谚身边跟他并排跪下。

陈父见状,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陈母上前把俩人拉起来,朝韩水谚道,俩人以后好好过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把女儿给她送回来,俩人好聚好散。

韩水谚没做什么保证,只说知道了。

嘴上说的再花哨,陈母也不会放下心,日子过长久了才是最好的保证。

……

这时,除了耳边的风声,骡车上没人再开口说话。

良久。

李青辞朝陈静婉道:“你爹说的不错,不过,你自己想清楚就好。”

陈静婉抹了把眼睛,笑着说:“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先顾好眼下吧,就算韩水谚变心,我也可以跟他和离,我会蒸馒头、绣花、做衣服、编筐,总能养活自己。”

她不想管以后,她现在就想嫁给韩水谚,韩水谚为她做了那么多,她也不能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