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缚蛟/凡人和蛟龙的二三事(200)

作者:不能晒太阳 阅读记录

李青辞冷笑一声。

张子禄立即改口:“但是小民已经意识到这种行为不妥,我决计不再犯,小民愿意拿出十两银子,弥补那位姑娘受到的惊吓,并且愿意再拿出一百两银子捐给州衙,以供修建河堤。”

李青辞挑眉,还算识时务。

这人是乡约,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不好把人逼得太过,此后,州衙行文下令,还需要他配合。

李青辞缓下神色:“你虽行为恶劣,但诚心悔改,本官便宽佑你一次,回去你要约束乡里,确保此事不会再犯,若有第二次,抄家流放,本官定不饶你!”

张子禄连声应和:“是是是,小民记住了,绝不敢再犯。”

一番兵荒马乱,直到日落,才终于了去此事。

稍作歇息。

李青辞走到后堂,喝了口茶,朝那名仍在哭泣的新娘子道:“州衙后厨缺一个帮工,每月薪酬一两二钱银子,你可以与其他两位做工的妇人,同住州衙的偏房里,不知你是否愿意?”

新娘子闻言大喜,当即跪下磕头:“愿意愿意!民女愿意,多谢大人救命之恩!民女实在无以为报。”

李青辞起身不受:“不用跪,本官无恩与你,这是本官职所当为之事。”

第二日天不亮。

李青辞就早早起床,稍作收拾后,策马朝河堤去。

刚到近前,就有三四个人来禀报。

“大人,刚买的一批铁锹,棍子莫名其妙全被掰断了。”

“大人,我这也是,这一排二十个竹筏,全都齐刷刷被劈成了两半。”

两个人湿漉漉的互相搀扶着,朝李青辞哭诉:“大人,这活计,我们是不能再干了,再干下去,小命都要没了。”

他们眼中的畏惧呼之欲出,还有掩藏在暗处的埋怨,心里都在指责李青辞得罪了河神,连累他们遭殃。

人怎么能斗得过妖啊。

李青辞扫他们一眼,沉吟片刻:“河道工程先暂停一天,本官会解决此事。”

当日下晌。

李青辞去当地驻军卫所,调来五百名兵丁,驻守在河堤。

这些兵丁都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一身杀伐之气,身上盔甲泛着幽光,手握的长枪,枪尖寒芒闪烁,萦绕着散不去的血气。

第二天,工程照样进行,工具损坏、民夫落水之事,频次骤减,但仍有看顾不到的地方。

李青辞心下恼怒,他在这里监工三月有余,只见被损坏的东西,不曾见这妖物的身影。

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也敢大言不惭称自己为河神,一个只敢暗中使坏,藏头露尾、见不得人的龌龊东西。

李青辞朝着河中探看,越想越气。

他低着头,拧眉思索,骤然,脚下石头松动,土地塌陷。

这时,他背后传来一股巨大的拉拽力道,他不受控地连连后退,直直朝水下跌去。

身旁跟着的衙役,见状惊呼,连忙去拉他。

可是衙役离得颇远,鞭长莫及。

李青辞咬紧牙关抵抗,仍是被这股力道往河中拖拽。

电光火石间,从斜刺里突然蹿出一个蓝袍道人,只见他三两步越过众人,一把将李青辞拉了回来。

他右手手指翻飞,几乎能见残影,他眼神一凛,嘴唇蠕动,朝河面低喝一声。

泛起波澜的河水,霎时平静下去。

李青辞一脚深陷在淤泥里,冰凉的泥水没过小腿,深沉的寒意从他脚底一路窜升至头顶。

李青辞惊魂不定地喘着气,刚才那种感觉他很熟悉。

拽他的东西是妖。

平复呼吸后,李青辞拱手朝蓝袍道人道谢:“多谢您出手搭救。”

张书亭还礼,低声道:“知州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青辞用力抬腿,拔出深陷淤泥里的脚,朝他伸手:“请。”

两人行至一旁僻静处。

蓝袍道人直言:“贫道张书亭,是京郊国芳观的道士,两个月前,我游历到此,偶然发现,这里有一只水妖在兴风作浪,奈何贫道法术不精,凭一己之身不能将它降服,却又不忍它在此为祸百姓,只好逗留此地,思索解决之法。”

李青辞诧异:“你是国芳观的道士?”

这人他在国芳观从未见过,看着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慈善,眼神坚毅,确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

张书亭同样诧异:“怎么?知州大人同国芳观有渊源?”

李青辞道:“我母亲的牌位供奉在国芳观,是以我常去贵观。”

张书亭轻叹一声:“原来如此。”

李青辞面容带笑:“贵观冬日的斋饭极佳,后院有一棵棠梨树,果子甚是甘甜。”

张书亭也笑了起来:“我观的斋饭确实闻名京畿,那棵棠梨树是我观薛陵薛先祖手植,距今已有四百七十余年,那时,还引来一只孔雀住在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