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剧本末尾,林春耘一个人在黑板报上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画面,让霍南星有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几乎立刻就能想象到该怎么调度那组镜头。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独特的女性视角,无解的现实主义……足够深刻,足够动人。
吴编剧不仅希望她能接受这个剧本,还提出了更大胆的建议——自导自演,由霍南星出演女主角林春耘。
这未尝不是个好建议,毕竟导演本人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但是,霍南星真的能够驾驭吗?她有些踌躇。
吴编剧和霍南星各自找了不少参考,做了一系列调研和研究,一直持续到了霍南星跟着《野兽》剧组出国参加菲西电影节。
菲西电影节虽然不是规模最大最知名的电影节,但也算是影视界的一大盛事。
出发前几天,霍南星收到了柏莎伍德老师的邮件:亲爱的霍同学,最近好吗?听闻你会随剧组参加菲西电影节,我也会参加,有空的话见一面吧。
霍南星懊恼地一拍脑袋,她忙得大脑宕机,竟然忘了柏莎老师也会参加电影节。她现在遇到的难题,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向老师请教。
在国外的那三年,柏莎老师不仅教授她理论知识,还给了她实践机会,为人师表,也带给霍南星很多为人处世方面的感悟。
甚至可以说,多亏了柏莎老师,才让霍南星在国外的那三年没那么糟糕。
菲西电影节上,《野兽》拿了几个新人奖项,霍南星也收获了几项提名和一个奖项。
盛大的电影节持续了几天,结束后的第二天,霍南星没有跟着剧组一起回国,而是选择多呆一天,和柏莎老师碰面。
菲西电影节在一座海滨城市举办,柏莎老师没有选择在咖啡厅见面,而是约霍南星来到了海边。
漫长的海岸线旁设置了步道和骑行道,还有一排面朝大海的长椅。霍南星提前到了这里,静静地坐在长椅上,聆听海浪的声音。
很快,有脚步声靠近,一道含笑的温柔声音响起:“好久不见,霍同学。”
第40章 醍醐灌顶
◎好的剧本可遇不可求,霍南星不想错过◎
也许是因为约在了海边,柏莎穿了一身艳丽的波西米亚风套装,显得轻松又随意。因为保养得当,她年逾六十依然精力旺盛,看起来也比实际年龄更年轻。
柏莎在长椅另一端坐下,霍南星打开手边的纸袋,递给柏莎一杯咖啡:“香草白咖啡,去奶油,双倍冰。”
这是柏莎喜欢的口味,霍南星一直记得。
柏莎笑了一下,似乎毫不意外霍南星的细心。她抿了一口咖啡,开门见山道:“遇到什么困惑了?枫联系了我。”
枫指的是严舒枫,霍南星微微意外,没想到竟然是严舒枫主动联系了柏莎老师,应该是想让老师借此机会开导开导她。
霍南星不再犹豫,一口气诉说了自己正在筹拍电影,以及和吴编剧之间关于电影题材的分歧等事。
柏莎老师静静听着,没有中途打断她的叙述,脸上逐渐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其实我知道吴编剧说得有道理,只是现在真的是合适的时机吗?第一部 作品就这么冒险,失败的概率会很大。失败后再想拍下一部,可能会比现在更困难,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霍南星絮絮叨叨着,当她的余光瞥见柏莎脸上的笑,一下子顿住了。这样的笑容她见过很多次,每当她钻了牛角尖时,柏莎老师都会露出这样的笑容。那笑容让霍南星心中一松,仿佛只要老师在笑,那一切都不成问题,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柏莎见她停了,问道:“你想当商业片导演吗?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前提——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导演,只要努力钻研做到极致,都很好。”
虽然并不排斥商业片,但霍南星还是下意识摇头,这并不是她的梦想:“我只是想用镜头讲好故事,并不是一定要拍商业片,但是——”
她想说,不拍商业片,不讨好大众,不符合主流审美,就有很大可能会失败。如果失败,拉不到投资,无法再拍电影,那么一昧坚持自己的主张又有什么意义呢?
柏莎直接打断了她:“那就拍你想拍的。”
“假如,你只能在影史上留下这一部电影,你想留下一部成功的商业片,还是想留下一部无论成功与否,只是传达了你的热爱的作品?”
“更何况,我相信你能做到,并且能做得非常好。”
醍醐灌顶。
潮水一波又一波涌起,拍开了凝结在霍南星心口的坚冰。
没错,怕什么呢?如果只能拍这么一部电影,那一定要拍自己真正想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