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排骨汤熬好后,天色暗了下来,只剩满天星星与一轮弯月高挂于天幕之上。
贺父点上油灯,一缕火光照亮了木桌上的饭菜,野葱煎鸡蛋,菌菇炖排骨,辣子炒蕨菜,配上白米饭。
贺渊拿起筷子,端起碗埋头干饭,还不望给于清夹一块排骨,一家人边吃边聊。
贺父问道:“老婆子,咋把婚事定那么晚呢,这到十月初二,好几个月呢。”
“还不是那怪老头非要留小柔,在家忙完秋收呗,现在嫁出去,秋收不就少了一份力。”
“二伯,无妨,正好过些时日,我去县城做几个月活儿,挣些银钱手头也宽裕些。”
贺渊吃完鸡蛋后说道:“大山哥,你抓鱼那么厉害,咋不在村里抓鱼,拎去村口或镇上卖嘞。”
“对头,大哥你抓鱼可比渊哥快多了,卖鱼没准还赚得多些嘞。”
贺山却摇摇头:“抓鱼也凭运气,咱家又没有鱼塘,咋会天天都是好运气。”
贺渊一脸轻松地说:“这不是问题,我有办法。”
众人闻言,纷纷投来好奇目光,贺山更是神色认真:“好兄弟,你有啥办法。”
贺渊撒谎成性,眼珠一转张口就来:“其实啊,是清哥儿,有次无意间提起,说小时候住在渔村,哪儿捞鱼是用一种植物,只需将植物用石头砸碎撒入水中,鱼就会昏厥浮出水面。”
贺山疑惑的问:“我倒是听说过,有些人用这种草捕鱼,可谁晓得这草长啥样子,人家吃饭的手艺咋会轻易告诉旁人。”
“清哥儿晓得呀,让他在木板上画一个,你去山里找找有没有这草。”
贺母目光来回打量于清:“清哥儿,这么多年,咋从来没跟我提过这事儿嘞?”
于清心中虽知贺渊又在胡编乱造,但面上却不动声色:“那些事儿,我也记不太清了,从我被带回贺家那天起,我就把自己当成贺家人,从前的事也不愿再去回想了,因此,才从未提起过。”
“清哥哥,如今都不与我好了,往日啥事都和我说,这么大的事,渊哥居然比我先知道。”
贺山抬手就给贺小云后脑勺使劲一拍:“你瞎掺和啥,两口子的事儿,我没在家的时日,地里草拔了没。”
贺小云用筷子,戳着碗中米饭,信心十足:“当然拔了,时不时我就去地里转悠,杂草我拔的干干净净的。”
贺山没理会贺小云求赞扬的表情,转而,向于清问道:“清哥儿,你明儿有时间吗?”
贺渊与于清几乎同时脱口而出:“明日我怕是没时间。
他明日不行。”
贺渊听见于清回答,唇角勾起一抹狡黠笑意,我的好夫郎呀,真是心有灵犀,不愧是小心肝,方才凶了人,明日定是想于他共赴巫山吧。
然而,于清的话却浇灭了他的遐想:“明日我与贺渊要去镇上。”
“什么,”贺渊脸色骤变:“清哥,明日去镇上做甚?”
于清回眸冲傻子甜甜一笑:“相公,地里菜不都熟了嘛,多的吃不完嘞,咱们摘了带去镇上,顺便把这几日挖的草药也卖了。”
一瞬间,贺渊仿佛置身于寒冬腊月,把这颗热情的心,冻成冰渣子,尽管躺在床上有于清温暖的怀抱,都无法捂热这碎掉的心。
晨光初破晓,朝霞洒落在村庄之中,微风中带着一丝清爽,勤劳的村民纷纷扛上锄头,走在田野小道上,一群汉子结伴而行,往村口方向走去。
“大哥,镇上马家的屋子快完工了,下回咱们接啥活计。”
“我哪晓得,有活咱就做呗,总比没的强,我可跟你们说好,有啥活计,大家要一块儿,都互相知会一声。”
“哎哟,大哥你放心,咱们几兄弟,相处这些年头了,谁能做出辜负兄弟情义的呀?”
“可不是嘛,干完马家这单,我再去镇上探探风,看看有没有别的活。”
贺渊挑着箩筐,无精打采跟在于清身后,于清回头,瞧人一副没出息的模样:“这大白天的,不得了,不得了,莫非昨儿去偷牛了。”
贺渊故意挑衅回应:“我家有牛,要偷也是偷情。”
“就你这德性,若真有人看上你,眼拙了吧。”
“可不是嘛,你一枝花的眼不就拙了。”
“我是心都瞎了,才能看上你这臭汉子。”
“那还真是正巧了,我也脑子进水了,才娶了你这么个心眼多的。”
两人都不甘示弱,你一句我一句吵个不停,走在田间小道上,引得路过婶儿,夫郎小声议论。
“哎呦,瞅瞅,这不才成亲没多久,两人咋就成这模样了。”
“可不是嘛,清哥儿咋说也是没娘家的人,也不晓得让让自家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