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是隐藏母老虎(36)

作者:鸿樱桃 阅读记录

虽闹得不愉快,但礼钱给了,一行人吃得饱饱的,吃完和贺明梁寒暄几句,就各自回家。

像贺明梁说的,贺三伯这几日还真没来找麻烦了。

今儿,正好休沐,山下平坝能卖东西的消息传更广,排队的人更多,贺渊比上次来得还早,差点排不上。

也没选到好摊位,摊子小位置偏,好在卖的东西受欢迎,太阳落山前卖出一大半。

忙活快两月,下次不卖了,今儿还见有人学他们卖花呢。

好在也有收获,贺渊不灰心,剩下二十多个,下次卖西瓜、竹扇时,一起带到东街后面卖。

今儿东西卖得慢,在管事来前,他们才赶紧收摊,贺父驾牛车回去了,今晚他们在铺子里住。

于清带他去菜市,趁收摊尾巴,买了一把青菜、两个鸡蛋。

夜幕降临

于清在露天小院的木桌旁,弯腰着急和面,贺渊在一边抹黑劈柴。

贺渊停下手中活儿,问:“你看看,够没?我洗手来和面,你数数今儿赚多少。”

一提钱,于清眼睛亮了,他舍不得点蜡烛,摸着铜板一个一个数,今日还遇到一位大方的少爷给十几文小费。

于清每数一百文用麻绳串起来,贺渊在旁笨手笨脚切面条,长面条有时粘刀刃,扯下来又断好几截。

于清数完铜板,把银钱放在店铺柜台下,高兴地走出来,桃花眼弯如月牙。

心情好地说:“今儿没上次赚得多,有一两六百文,这面条咋切成这样,真傻,面揉软了,也不知道撒面粉,你去生火,一会儿咱去镇上逛逛。”

大夏朝有宵禁制度,但不是天一黑就必须回家,子时前,镇上依旧热闹,子时后需归家来,街道上有官差巡逻。

现在估摸八点,外面有零散行人,东街不到子时不关,门外还会挂起灯笼。

贺渊蹲地上,往小火炉加柴火,火炉不大,柴需要劈成小段。

于清先在小锅里煎两个金黄鸡蛋。

然后,舀几碗水,水开,放面条青菜。铺里没调料,于清放了点猪油、撒点盐。

两人坐小木桌旁吃晚饭,虽味道没平时好,但中午没吃,早上只啃馒头,竟觉面条原汁原味也有风味。

吃完饭,院子黑漆漆,能看见东西但模糊,贺渊说:“别洗碗了,等天亮再洗,咱去走走消消食。”

于清知贺渊爱热闹,两人从没晚上逛过,高兴答应。

贺渊小心灭火炉,锁门,小两口朝热闹东街而去,晚上,镇上人三三两两闲逛,或街头巷尾停留,不像农家早早归家睡下。

东街灯火辉煌,不比白天差,茶馆、酒楼还有很多人,尤其春香楼前,马车一辆接一辆,下车都是穿华丽的富家少爷、老爷。

贺渊一看,赶紧拉于清远离。

两人到大河边,见河面飘很多小船,木船前点灯在水上漂。

于清一下被吸引,眼里满是跃跃欲试。想来以前在上河村,没坐过船。

贺渊岸边挥手,不一会儿,一艘小船靠近岸边。贺渊笑问:“叔,坐船多少钱?”

“诶,客官,三十六文钱,绕一圈。”

于清一听打退堂鼓:“算了,咱出来逛逛,花这钱干啥。”

“清哥,咱挣钱就为享受,我从没坐过,快来陪我。”

说完,贺渊付钱,拉于清上船。

船夫喊:“两位客官坐好喽,船要开了。”

船夫一吆喝,小船离岸边,随水动,河面波光粼粼,岸边小镇夜景闪过,在其他船间穿梭。

没多久,贺渊牵于清下船,于清走远抱怨:“呸,破船,几十文没了,不值,下次不许花这钱。”

“贺渊,咱成亲要养孩子,一大笔钱,现在没活干,全靠种地,得好好存钱。”

两人回到铺里,因为于清在巷里提起成亲,便念念不忘。声音变软追问:“阿渊呀,咱存三两多钱,你说赚钱就成亲。”

贺渊躺在小床,想于清睡哪?于清却还在撒娇:“阿渊~,咋不说话,莫非是在诓骗我?”

贺渊心又想,算了,自己是君子,睡一张床又不干啥,回道:“三两不够,卖了西瓜再成亲,不急。”

于清不信,脱鞋就扑床上,抓住贺渊肩膀使劲摇。

摇得贺渊头晕,听不清于清激动地说了啥,贺渊急中生智,果断抓于清细腰,翻身压身下。

这时,两人近,四目相对,贺渊能感觉对方呼吸,按理小哥儿被汉子压身下,该生气或害羞。

可出乎贺渊意料,于清白皙脸兴奋泛红,眼闪期待。像占便宜的是贺渊不是于清。

贺渊在于清期待目光中,慢慢移床边坐下,心情平静。

温和说:“你小哥儿急啥,卖西瓜之后,能给你办大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