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闲(98)

作者:阿朱那 阅读记录

朱离道:“太医说了,你需要静养,日后要少出门,养了这个冬天就好了。”

骗人。花闲不信,看着他。

朱离急道:“真的。”

花闲还是笑。

朱离:“真的,您别不信,养着看,马上开春就好了,您想吃什么,就和我说,咱们别去皇后那里了,好吗?”

花闲瞧着朱离,忽然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他最后陪伴自己,仔细看他,好像又长开了,他面容清瘦,轮廓渐渐锋利,如果不是眉眼昳丽,她都要怀疑他是男孩了。

朱离发饰简单,又一身青衣,打扮得像个老宫女,太清简了。

花闲不由自主地去握住他的手,他的手修长,骨节分明,又有茧子,她说:“阿离,过了这段时间,日后出了宫,要好好打扮打扮才行。”

说着,花闲从发间拔了一根龙凤瓜果金钗插在朱离发上,“这曾经是我父亲送给我母亲的,后来我母亲又送给了我,这可是他们的定情信物,现在我把它送给你。”这金钗款式并不复杂,也不是特别贵重,但她很喜爱,因为这里头有个颇为美丽的故事,是关于她父母的。

不知为何,她忽然格外珍惜此时的时光,窗外的阳光照射进来,空中的浮沉清晰可见,变得格外温柔。

是因为内心觉得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很快就要消散吗?

她的命很好,陪在她身边的都是极好的人。

花闲轻轻问:“阿离,我可以靠着你睡一会儿吗?”

朱离点点头。

花闲枕着他,闭上了眼睛,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朱离身体似乎有一瞬间的震颤。

他低着头,看着她恬静的脸,一动也未动。

香在慢慢地燃烧,除了他的手指在轻轻缠绕她垂下的青丝,他不曾动分毫。低垂着眼帘,看不清他的情绪。

.

萧喻之来了东厂,表明自己的来意。

东厂的小厂督孔修也在,孔修比萧喻之更早知道这事,但他都还没问出个所以然,萧喻之便来了。

笑眯眯的孔修说道:“匡大人,真的不好意思,这家伙就是这样的性子,待咱家问出一二,必立即传达给你。”

孔修指了指边上的栾仪,栾仪正坐在一株曼陀罗前画画,像刚进国子监的少年学子,无忧无虑的,嘴里还在哼着歌。

萧喻之还没见过这样的人。残忍又天真。

萧喻之走到栾仪身后,看着他画画,他笔下的曼陀罗色彩极少鲜艳,天马行空的颜色揉杂在一块,倒像西洋画,纯洁的曼陀罗开的艳丽,下面的肥料似乎是尸体。

见萧喻之看的津津有味,孔修握拳掩唇咳了几声。

萧喻之回过神来,淡淡道:“那恐怕要请栾大人走一趟。”

孔修:“这,恐怕不太合适。”

萧喻之随着带了十几二十个下属,当然东厂的人更多,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萧喻之脸上淡淡的,孔修笑眯眯的很是和蔼和亲。

气氛有那么一瞬间的冷凝,两边的人互相对视着,也不像要打架。

毕竟他是个很冷静的人,萧喻之想。他说:“那就要请孔大人快一些,在下也好对陆大人有个交代。”

萧喻之走后。

孔修半蹲在栾仪身边,道:“栾仪,刚才的话我还没问完,你那天碰见了谁?你是不是见过他?”

栾仪偏头道:“他是我的。”

意思就是不告诉你。

孩子长大了就叛逆了,只能慢慢引导,孔修笑道:“他当然是你的,我不会和你抢,但是你也得告诉我,你要乖,你忘了,是谁创造了你吗?”

第47章 应酬

殷真经好像渐渐融入了长安,应酬越发得多了。

他很忙,推了好几次,这回实在是推不了了。去的人有很多,有他金吾卫的同僚,还许多锦衣卫的人。

应酬的地方在一个叫做百花楼的地方。

殷真经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做客,办案倒来过几回,里头脂粉味太重,他不大适应。

殷真经和杨清等人一同前来,邀请他们的是金吾卫的中郎将唐风,唐风是殷真经引路恩人神威大将军唐毅宏的侄子,唐风还是殷真经的顶头上司。

拒绝了几回,唐风觉得很没面子,脸拉得很长。

殷真经实在推不了,入了座,里头高朋满座、莺歌燕舞、筹光交错。

见殷真经来了,左拥右抱的唐风举起酒杯嚷声喊道:“我们的殷大人终于来了,来来来,快,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当然金吾卫的人都认识殷真经,唐风是给在座的锦衣卫做介绍。

“这是我们金吾卫的后起之秀,平日里忙得不得了,也就是这次托各位兄弟的福,才请得动,来,真经,我先敬你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