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日子没见到过陆公子了,帮了这么大忙,请请人家是应该的。”吴氏的面手快干了,说完匆匆去洗手了。
“那菜式就不能太简单,珠儿你有想法吗?”田氏怕慢待了人家。
“我准备用肘子做道绿豆冻肘,大菜这不就有了嘛,再填上几道店里的招牌菜,就齐活了。”福珠早就安排好了。
“从未听闻肘子和绿豆放到一起做菜,这能行吗,珠儿?”田氏疑惑地问。
其他人也觉得新鲜,闻所未闻。
“当然可以!娘你就等着尝菜吧,保你喜欢!”福珠自信道。
绿豆冻肘说它是道正经肉菜,说它是道正经的凉菜也没错。食肉易上火,绿豆恰好解暑,炖肉发腻,冰肘肉最宜打开食欲,此乃夏日解馋消暑的万能菜。
福珠让阿余给猪肘去骨,只留下净肉。阿余的刀法最近越发长进了,福珠觉得她要是做不了厨子,将来也必定是个好屠夫。
“阿茂,再拿两只猪蹄来!”福珠喊道。
“小姐,绿豆猪肘还要用到猪蹄?”阿余抬头不解地问道。
“当然,冻肘并不是单纯的用冰冻起来的,而是利用猪蹄里的胶质将肉半黏起来。”福珠正在切瘦猪肉茸,阿余的刀法还不够火候,所以得福珠亲自来:“不仅如此,我切的瘦肉也要用到!”
阿余感叹:“原来听起来简单的一道菜,背后还要耗费这么多种食材,真是太不易了。小姐你放心,往后不论你做的什么菜,我都会倍加珍惜,格外好好享用!”
“术业有专攻,要想把菜的味道做的好,就不能偷工减料!”福珠将瘦肉切成丝,再切成丁,最后剁成肉茸,这样与猪肘拌到一起的‘口感’才自然不突兀。
猪蹄也是刮净的,和猪肘一样处理:剃掉猪骨和蹄甲,留下厚厚的胶原蛋白质。
肉茸切好后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否则碎小的肉屑会风干变硬变焦,影响食用的口感。海碗装上清水,肉茸托入水中瞬间解散,每粒肉茸清晰可见。
“阿余,你去帮着我婶娘做凉皮吧,这边交给我。”洗面不需要技术,只需耐心即可,吴氏本就钻研面点,所以有关于面食的活计,她都能做的得心应手。
锅里炖着红烧蹄髈,因着天热,现在每日缩减为只供应一道大菜,口味随机,不接受指定,食客不用操心,只管吃就好。
一下工作量小了不少,福珠这才能得闲捣鼓新菜式。
今年刚打的新绿豆,与陈绿豆不同的是:新豆表皮浅绿,嫩黄嫩黄的,易熟易软,水一沸,便煮的开了花。
福珠将绿豆过水洗净后,还要用纱布包好,要的是它清热解表的功效,若放了豆子进锅煮出沙,会极大影响肉茸的凝结和口感。
拍松的姜片和葱蒜裹上纱布,和蹄、肘一起扔到汤锅里,旺火将汤烧滚。
锅里先传出来的不是香味儿,而是猪杂质的腥臭味儿,锅里漂起一层肉末,福珠拿笊篱撇了一层又一层,锅里的水才算清澈了。
把猪肉捞出洗净,倒掉肉沫子水,换上新水的砂锅里舀上福珠提前熬好的肉汤,为了多防几日腐,福珠特地将盐放的多多的,汤底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粗盐粒。一碗汤,五斤水,这个汤底就够味了,再多加一点就齁的拉不开舌头了。
绿豆包和葱姜纱布包放到汤里,得文火煨上一个半时辰,火大了不行,火苗得控制到“烛火”般大小,否则汤就熬飞了,令里边的食材失去了平衡感,就发挥不出食材最佳的味道和口感。
在此期间,福珠接过吴氏手中的勺子,去另一个灶台蒸凉皮了,吴氏和田氏则去擀凉面了,总之,人少活多,谁都没有悠闲的时候。
待到了巳时,福珠令阿余关火,猪肘捞出晾凉片刻。此时猪肘就染上了一股绿豆的清香,绿豆皮煮完有点发涩,恰好中和了猪肘的肥脂,令腻腻的猪肉也搞起“小清新”来了。
晾到凉的整块肘肉切成一寸五分长、八分宽、一分半厚的肉片,整齐地码到海碗里上锅蒸到耙软,方可取出来。
猪蹄、纱布包全部都捞走后,待原汤沉淀沉淀杂质,澄清汤出来后再次返入砂锅,继续加猛火煮沸。
瘦肉茸连带着清水一齐倒入砂锅,真是一点都不浪费,刚开始煮沸时,肉茸或多或少也会出浮沫,无伤大雅,用铲子撇干净后再次调味。
福珠让阿茂和阿余尝了尝汤汁的咸淡,两人一下被香迷糊了。
绿豆和肘肉碰撞出醇香厚重的香味,清甜中带着一丝荤腴,肉质里夹杂着豆子的干涩,光是汤汁,就让人齿颊留香,完全顾不上品尝咸淡。
福珠见他们俩指望不上,索性自己下口,尝完味道后将汤汁滤入木盆,再放进肘肉片,搁上冰块下井冰镇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