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白芷神色不变,轻描淡写地回道:“都是谣传。”
黄彪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成,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多嘴了。”
任白芷淡淡“嗯”了一声,正欲转身离去,黄彪却又笑嘻嘻地补了一句:“不过,我瞧那李公子,确实算不得良人。”
任白芷听着这话,只当他俩相互看不顺眼,懒得搭理。然而,她才走出几步,身后便再次传来黄彪的声音:“任大娘子,你就真没想过,自己有别的选择?”
她停下脚步,转头看他,目光如刀:“你管的可真多啊。”连金主的私生活都要插手。
黄彪将钱袋在掌心一抛,嘴角含笑,语气却透着深意:“这世道,夫妻之名并不代表一切。你本应是自由的雄鹰,若没有束缚,必能飞得更高。”
任白芷微微皱眉,语气冷淡:“我是女的,是只雌鹰。”
黄彪愣了愣,随即悠然一笑,凑近一步,低声道:“那李公子看着斯文,骨子里却是个压不住气的主儿。上回见着我,眼里杀气几乎要藏不住了。任大娘子,你当真看不出来?”
任白芷下意识替李林竹辩解:“你看错了,他向来心平气和。”
能惹一个活佛动怒,你也是有本事。
黄彪轻哼一声,嗓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心平气和?那可真难说。有些人表面温文尔雅,内心却执拗无比,之前你帮的那个歌女不就是,遇上了一个偏执的公子,丧了命。你可得小心些,别到头来,成了被人圈养的金丝雀。”
任白芷冷冷地盯着他,半晌,才缓缓道:“黄彪,有这精力,就多跑两条街,多教几个娃,多研究几条律法。”
“少管我的事儿。”
说罢,便扬长而去。
黄彪看着她远去的背影,以及不远处,一直跟在她身后的人影,再次笑了起来。
这对夫妻,可真有意思。
第68章 筹谋清风楼
任白芷的炭笔在账簿上轻点, 几家店名并列而书,皆是她这几日反复斟酌的对象。
“同和馆”、“永丰斋”、“清风楼”。
她低声念着,手指在这几个名字上轻敲, 依旧拿不定主意。
正在一旁铺床的蔓菁听到,随口说道:“大娘子是要定饭食吗?”
任白芷抬眸,看向她:“你觉得哪家最好?”
蔓菁一边收拾床铺,一边随口道:“同和馆的点心最精致, 城里的贵夫人们最爱订他们家的百花糕、龙井酥,往年节庆时, 咱们府里也定过好些。不过,这家店架子大得很,规矩也多,只有交了足够银子才能预定,最不待见小门小户。”
她拍了拍被褥上的褶皱,又接着道:“永丰斋是城里最大的酒楼之一, 菜品最全,酒宴最讲究, 府里若是有大宴席, 往往会在这里点几道拿手菜。可惜他们的掌柜最精明,凡是前来采买的下人,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谁家点了什么菜,出手阔绰与否,他心里都有本账, 好些限时菜色, 都会看人要价,可不老实。”
她顿了顿, 想到什么似的笑道:“倒是清风楼,生意虽不如前两家红火,但经典菜色味道一流,最近新推出的低价菜单,又实惠得很。各府的厨娘、管事最爱往那里走动,一是小菜鲜,二是那里的少东家嘴甜会来事,常年给各家下人留点人情,谁家饭桌上少了什么,他一听就懂,有时候还会主动给送去。去年夏天,陈管事就说,他们家光是冬瓜鸭架汤,就送过三回,府里的厨娘李嫂子还念着这份情呢。”
任白芷眉梢微挑,正要思索,蔓菁已絮絮叨叨继续说下去:“还有啊,赵嬷嬷前几天才跟我抱怨,说周府今年缩了采买预算,连喜宴都少订了两桌菜,往年可不这样。街角那卖酒的张家,最近新招了一个嬷嬷,天天往福顺居跑,连饭都不在家里吃,听说是张老爷最近迷上了那里的江南菜,要把厨子手艺都换一换。”
这些话,在蔓菁看来不过是日常闲谈,可任白芷听在耳中,却瞬间串起了一张无形的网。
各府的管事、厨娘、掌柜、采买嬷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手里却攥着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消息。
谁家手头宽裕,谁家缩减开支,谁家最近偏爱什么口味,谁家主人突发兴致换厨换菜。这些小细节,不正是她心心念念的消费者数据么!
她轻轻抚着桌上的账簿,眼底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蔓菁,你可真是我的小天使。”
“诶?”蔓菁正弯腰理被角,听她叫自己,忙直起身子:“天什么?”
“没什么。”任白芷笑道:“我说你这些朋友,交得可真不赖。”
蔓菁挠了挠头,笑嘻嘻道:“嗨,都是日子里打交道的,街头巷尾跑得勤了,大家都熟。之前大娘子月钱少的时候,多亏了他们指导我怎么比价买东西,不然两贯钱的月钱,可真不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