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财神娘子从守活寡开局(142)+番外

作者:温酌戏烽 阅读记录

刘韵眼中闪过一丝晦暗,终是缓缓道:“蔡大人已出面。”

蔡大人?

她放下茶盏,语气意味不明:“敢问刘夫人口中的蔡大人,所为何人?”

刘韵端坐不动,目光深沉:“中书舍人蔡大人,他的哥哥,正是我为韵亭选定的亲家。”

言及此处,她顿了顿,语气微沉,“他既然开口,我自是要给面子。”

任白芷心中微震,面上却不显,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似不经意地看向李林竹。

她记得,他此前曾言要将自家医术推荐给某位中书舍人,如今这蔡大人出手,莫非是他暗中相助?

可李林竹同样微蹙眉心。

有趣。

无论如何,贵人相助,她便更无须手软。

她重新抬眸,缓缓道:“两千贯,少了。”

刘韵眉头微蹙,语气冷了几分:“任白芷,莫要得寸进尺。”

“夫人此言差矣。”任白芷轻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慢悠悠道,“这交易所的法子,每年至少能为刘记带来三千贯的收益,按照原定分成,我一年便可得六七百贯。两千贯?不过是三年分红罢了。若真想和解,刘大娘子该拿出更足的诚意才是。”

刘韵沉默片刻,终是道:“你要多少?”

任白芷微微一笑,伸出三根指头,语气轻缓却不容置疑:“三千贯。”

她在刘记任出纳这些日子,刘家的流动银钱,她一清二楚。三千贯,是刘家的上限。

果不其然,刘韵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室内一时静谧无声,唯有茶香袅袅。

任白芷神色淡然,捻起一块点心细细咀嚼,不疾不徐地吩咐道:“蔓菁,去取壶新泡的茶来,劳烦刘夫人思量个明白。”

她有的是耐心。如今该着急的,是刘家,不是她。

时间一寸寸流过,刘韵终是开口:“三千贯,不能再多。”

任白芷笑意微深,轻声吐出二字:“成交。”

刘韵盯着她,目光复杂。

“这蔡家的人情,可不是那么好还的。”刘韵临走前提醒了一句,随即起身,甩袖而去。

待刘家众人彻底离开,任白芷才转头看向李林竹,眉梢轻挑:“这蔡大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真不是你找来的救兵?”

李林竹眉心微蹙,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我在邓城听闻你出事后,确实给蔡大人修书一封,有事相求,约他明日相见,但信里并未言明何事,想着当面更能谈清楚。”

任白芷眼神微闪。若非李林竹,那便是蔡家主动插手。

“那蔡家,是怎么瞧上我这事儿的?”她低声自语。

李林竹沉思片刻,缓缓道:“你若愿意,明日,可随我一同拜访蔡大人,一探究竟。”

任白芷思索片刻,微微颔首:“也好。”

*

次日清晨,任白芷与李林竹一道前往蔡府。

蔡府虽居京城要地,然院落陈设素朴,厅堂间不见雕梁画栋,唯有几轴清雅字画,几架松竹盆景,倒添了几分幽静书香之气。府中小厮丫鬟行止有度,衣着素淡,毫无权臣人家的浮华气象。

二人由管事引入客厅奉茶候见。

任白芷的目光轻轻掠过墙上悬挂的书法,其中一幅写着,“莫学饥鹰饱便飞。”笔势沉稳,运笔如行云流水,藏锋于圆转之间,端的是大家风范。

另一幅则更显气魄,字迹雄浑遒劲,仿若凌空而舞的龙蛇,落笔处锋芒隐现,透着一股运筹帷幄的沉稳,“对掌紫枢参大政,同扶赫日上中天。”

任白芷正思量此句背后的深意,忽听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自廊下传来,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跑进了客厅。他生得眉目清秀,眼睛黑白分明,带着孩童特有的灵动与天真。

他仰头打量着任白芷与李林竹,歪着脑袋问道:“你们也升参知政事了?看着也没有章伯伯老。”

“仍儿,不得无礼。”

一道略带无奈的呵斥声自门外传来,紧接着,一名妇人缓步而入。

她身着素雅的浅色襦裙,步履端庄,眉目温婉,然则那一双眸子却透着审视,凌厉如刃。

任白芷定睛一看,心下一凛——竟是她?

来人,正是前些日子在金银铺“找茬”的王卉。

她一手扶着门框,一手牵过男童,微微颔首,语气平和:“这是客人,不是你爹的同僚。”

仍儿眨了眨眼,乖乖退到她身旁。

王卉缓步入座,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扫过李林竹,似是随意地说道:“李医师,夫君已经在书房等你了。”

李林竹微微皱眉,显然对任白芷一人留下有些不放心。

“怎么?还怕我吃了你娘子不成?”王卉轻笑,语气意味不明,“你家娘子的嘴巴可利索着呢,没人能让她吃亏,对吧,任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