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财神娘子从守活寡开局(13)+番外

作者:温酌戏烽 阅读记录

陆桑桑眉头一跳,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不多时,老太太淡淡地瞥了她一眼,慢悠悠地念道: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然后,老太太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陆桑桑一脸茫然,少许,终于意识到自己错在哪了。

原文的意思是:孔子关心的是有没有人受伤,而不是马!

她的内心瞬间崩溃:完了,翻车了!本来是想通过展示自己文化人来博得老太太好感,结果弄巧成拙。

书房内,丫鬟们憋笑憋得肩膀都在抖,而老太太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小孙媳妇,你再好好读读?”

自从那次《论语》心得翻车后,陆桑桑便暗下决心:绝不再让这种低级错误发生!

她彻底开启“鸡血模式”,每天泡在书房里啃书,连吃饭时都忍不住默背几句。心得写得极为详细,每一个字都要斟酌,每一个典故都要查证,甚至连原文中最不起眼的小词,她都要抠出几分意思来分析。

交心得时,她更是如临大敌,交上去后立刻盯着老太太的表情,生怕对方皱眉挑刺。

老太太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心里却暗暗感叹:这孩子倒是认真,就是,写得太多了点?

毕竟,每次收到心得,她都要额外腾出半个时辰来看完。

不知不觉间,陆桑桑的作息表已经恢复到高考冲刺模式。

早晨:背诵经典,争取加深记忆;

白天:逐字逐句啃原文,翻阅注解,不放过任何可能出错的细节;

晚上:熬夜整理笔记,试图将所学融会贯通。

更离谱的是,她竟然做了一张“知识盲点清单”,把自己每次心得里的错误和不解之处一一列出来,然后反复查资料、翻书、补足。

她的疯狂学习模式,很快在李家传开了。小丫鬟们偷偷议论:“大娘子该不会是想考科举吧?”

陆桑桑闻言,神色一滞,继而叹了口气,目光幽幽道:“我只是想要出个门。”

蔓菁:好有志气,好励志,可为什么又有点心酸?

虽然学习很拼命,但陆桑桑深知“弓不能常满”的道理。于是她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定:每五天休息一天。

休息日里,她不再啃书,而是尽量让自己放松:翻翻老太太书房里少量的杂书,比如奇闻异事或者游记;听丫鬟们讲些李家日常的小故事;偶尔偷偷摸摸溜到院子里晒晒太阳,逗逗翻墙过来玩的狸猫。

生活好不惬意。

*

今日本是用来放松的,却因为何家小娘子何苏文的到访,便成了双人茶话会。

何苏文来时,带了一盒叫“小龙团”的茶,看着蔓菁那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心中大概明白这茶价值不菲。

这何家小娘子确实不得了,不仅家境富裕,容貌更是惊为天人。她年纪虽小,却已经长成了一副祸国殃民的模样,那削肩细腰,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的姿态,几乎是古书中描绘的美人模板。

陆桑桑忍不住感慨,这才是穿越后应该拥有的女主模板。和她相比,自己这个“新妇”的身份实在是平凡无奇。

不过,这么一个小美人,最大的特点并不是她的容貌,而是她对“修文哥哥”的痴恋。

陆桑桑一边吃着茶,一边听何苏文絮絮叨叨地提起那个“修文哥哥”。

何苏文口中的“修文哥哥”,便是她官人的堂哥李林兰,本字“励之”,后来为了表达对何苏文的一见钟情,硬生生改了字为“修文”。

听到这里的陆桑桑眉头直跳,不怕坏人存坏水,就怕坏人有文化。更离谱的是,何苏文还把这种行为当成浪漫佳话,眼中充满了憧憬与星光。

何苏文说到兴奋处,声音压得低低的,面颊浮现出一抹红晕:“去年他在我们家私塾读书时,与我哥哥一见如故。修文哥哥待人极好,文章也极佳。邓御使想拉拢他求亲,他却一口回绝,说只想专心于学问。”她的语气中带着满满的自豪。

陆桑桑听到这里,心中实在忍不住吐槽:拒绝求亲不代表他正直好人,盯着未成年小姑娘的人,能多正直?

见陆桑桑不言语,何苏文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惶恐地抓住她的手,轻声细语地道歉道:“姐姐,我不是故意提你的伤心事的!”她的眼眶迅速红了,似乎随时都会掉下眼泪。

陆桑桑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回应,何苏文已经开始慌乱地解释:“我,我只是想告诉姐姐,修文哥哥他真的很好,我不是有意惹姐姐难过的……”她越说越急,甚至语无伦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看着何苏文这副样子,陆桑桑实在于心不忍,连忙拍了拍她的头,柔声说道:“我能有什么伤心事?别哭了。”本以为这样能安抚住她,谁知苏文却哭得更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