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珍知道的事情也是有限,这些都是淑妃娘娘说与我听的。”
“此番想到这个办法,让玉珍出宫传递消息,也是淑妃娘娘出的主意。”
“玉珍这里有两封信是娘娘所写,让我分别交给国公爷和端敬王爷的手中。”
只见郭玉珍从一个柜格中拿出了两封信来。
许长卿一听,急忙接过。打开一看,见到上面的字体,果然是他女儿的亲笔书信。
上面写道:“父亲大人亲启,在您看到了这封信时,一定已经与郭小姐见了面。”
“郭小姐所言,句句属实。现在宫内各处都被杨阁老暗中安插了人手,只叹女儿经历有限,虽然知道他暗藏祸心,但却没有早些发觉,以致他在暗中做出了这一些布署。”
“宫内沦陷是早晚之事,杨顶逍与北楚必有勾结。此刻女儿最怕是内忧外患同时发生。兵符已不在皇上手中,望端敬王爷能够急时制止住北楚大军的侵袭。”
“女儿眼下最担心的莫过于父亲,杨顶逍恨许国公府已久,待时机成熟后,必定会替大夫人和他自己报仇的。”
“京城内已不安全,好在他们还没有控制住整个京城禁卫军。想是没有说服所有人谋反。”
“顾而,女儿希望父亲能够早些做好准备。许国公府好不容易有嫡子降生,绝不能有失。”
“母亲曾是行商之人,必然知道如何能够顺利躲过官兵的耳目出得城去。”
“祖母恐对许国公府不离不弃,必要时,可,以蒙汗药对之。”
“事后,无论宫中放出任何有关女儿的消息,望父亲不要冲动易事,您应该相信女儿必有自保的能力。”
“此事,事不宜迟,望父亲早做准备。女儿在这里会向上苍,日日期盼着,许国公府平安无事的,在此,再三请求父亲,万望不要让女儿对许国公府有后顾这忧。”
许国公看完了这封信后,第一次在自己面前出现了两难的抉择。
宛月虽然在信上说,她有自保的能力,但他知道这都是她在安慰自己的话。
他现在真想进宫去,把他女儿带出宫来,与他们一家人团聚。
该如何做,他已经自私过一次了,难道还要再自私吗?不,他可以把老夫人和府里的女眷都安排出去。
但他绝不能留他女儿一人在此,不然,他死后有何颜面去见如玉。
“长卿兄,事不宜迟!本王要即刻动身,好在拙荆与康乐此刻都不在王府,不用为她们二人担忧。”
“你也快为你府上安排一切吧!这想必也是淑妃娘娘与你写信的来意。”
“是,我现在就要赶快回府。”
“郭兄,还要劳烦你遮掩好一切,万万不能让人瞧出什么端倪来。”
“国公爷、王爷。在下知道眼前事态的严重,说实话,我也没想到咱们宣沅国会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下虽为一介文臣,但若是有用到郭某的地方,郭某一定义不容辞。”
第517章 北楚军队来袭
“好,我二人在此多谢郭兄了。事态紧急,就此告辞,也多谢郭小姐把消息与我等带出。”许长卿感激地说道。
“国公爷言重了!玉珍之所以能够顺利出宫,都仰仗淑妃娘娘的帮助。娘娘是个面冷心善的人。她对玉珍有着救命之恩,只希望她能够顺利度过此次危机,玉珍会日日为她祈祷的。”
“多谢郭小姐,我一定会尽力救出我的女儿。”
回到许国公府的许长卿,与他的夫人颜卿卿道出了眼下京城即将可能出现的危险。
“卿卿,我会在这两日尽快安排人护送你和清心、还有老夫人出京的。”
“你们先到江南去躲一躲,待京城一切平定下来后,再回国公府。”
“只是可惜了清心的婚事,眼看着就要出嫁了。却出了这档子要命的事,眼看着国就要守不住了,还谈何成家呢?”
“长卿,我们若是走了,那你呢,你怎么办?”
“我要留在这里,看能不能帮上些什么忙。”
“宛月在宫里的处境堪虞,我身为她的父亲怎么能只顾自己逃命,而不顾女儿的危险,那样岂不妄为人父?”
“你不走,我也不走。我不能让我的儿子在出生后,就没有了父亲,就算是死,我们也要死在一块儿。”
“你说的什么丧气话,什么死不死的。”
“我只是让你出京躲闭一阵子再回来,况且,你还要代我照顾母亲呢?你的责任重大,万不可意气行事?”
“可是,长卿…我…”
“卿卿,我相信你会代我照顾好母亲和咱们的孩子的,要知道母亲从小抚育我长大,我许长卿不能在她晚年,还让她受到这种整日担惊受怕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