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逆袭:谋尽帝王宠(312)

作者:若雨心萱 阅读记录

杨阁老听了许长卿的话,知道他说的此人是谁?

只见他对着晟宣帝说道:“皇上,此人不可用。这个林仲是曾经被先皇斥令不许再入朝为官之人。许国公此举不知是何用意?难道说,他在藐视先皇吗?”

只见杨阁老斜了一眼许长卿,然后又接着说道:“请皇上治许长卿一个大不敬之罪!”

晟宣帝听到这里,却并没有要处罚许长卿的意思,知道他能推荐此人,相信这个人必定有些过人之处才是。

“杨阁老先不要动怒,先听许国公把话说完。”

杨顶逍虽然知道皇上有意偏袒许长卿,但也只能听候皇上的命令行事,于是,不再插言。先看看许长卿怎么说?

许长卿见此直言道:“启禀皇上,这个林仲在周武的手下,最开始做的只是幕僚工作,但因其头脑聪明,擅于行军布阵,所以,转到战前领军。”

“而且,此人智谋过人,在冀北,曾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

“二十多年前的翼北大营,屡次遭到敌军的突围,都是由此人设下埋伏,并驱逐出外。”

“也因着过人的本领,在冀北军营将士们的支持下,当选了副帅一职,但却因其本身的性子耿直,再加上时运不济,没有受到多少人的关注。”

“刚才杨阁老所言非虚,此人确实是由先帝下旨永不启用。”

“但许长卿在此说句大不敬的话,其实这个林仲事出有冤,当年,突厥侵我边疆领土,名义上是周武打败了外敌的侵入。但为臣调查过,其实是在这个林仲的运筹帷幄之下,才能够旗开得胜的。”

“是周武抢了林仲的军功,又因为军营中,出现了火烧粮草一事,被周武安到了他的身上。”

“待大军班师回朝之时,周武以小人之心在先帝的面前,告了林仲一状。

最后,还是先帝感叹林仲在突厥事件中,立了功劳。因此,放过了他,没有下大狱,而是下旨不再启用此人。

第210章 翻旧案

“哼,许长卿你有何证据证明你所说的话,都是真的?事情早已经过去多年,仅凭你一面之词,就让我们这些人相信你说的话吗?”

“更有甚者,你的意思是先帝他错判了这个林仲,你是在质疑先帝的决定吗?”只见杨阁老义正严词地对着许长卿严厉地问道!

许长卿早知杨阁老必会出面反驳于他,幸亏自己也怕会有些疏露,又怕他听来的,只是当时的传闻。

于是,在找到林仲之前,多方查证了一番,并把从当时翼北大营里的兵将们的口供和转述都抄录了下来,并让对方签字画押到。

只见许长卿从袖口处,拿出了别人的证词,向殿前走了几步,站在李景身边的李寿全见此,急忙走下几个台阶,来到了许长卿的身边,一弯身接过,又急忙交到了晟宣帝的手中。

这时,许长卿对着晟宣帝发言道:“启禀皇上,这是微臣在多方调查之中,得到当时亲在现场之人的口供,更有其当年那场火烧粮草时,留下的证据。”

“虽然已经事隔多年,但这些人对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更都愿意出面为林仲作证,证明他们所言非虚。”

许长卿找到的这些人,曾经都在冀北军营中,受过林仲的帮助。

当年他们也想为其作证,想让皇上还林副帅一个清白,但很可惜人言微轻不说,因着周武的势力范围广范,对一切想帮助林仲的人,都采取了非常手段。

他们也都是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自然不会为了一个林仲而真正地去得罪周武,于是,林仲当年就做了周武的替罪羊。

李景看到了信上所说的当年的那场旧事,没想到二十年前,翼北军营出现的那起重大火烧粮草一事,是因着周武在军营中喝酒误事引起的。

李景看到这些人的供词,以及信上之人的后悔,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况且,许国公都已经调查出结果了,自己只要派人前往证实,就足以证明此事是真的了。

没想到因着人选的问题,还牵扯出一件陈年旧案。

“卫忠牟!”

“臣在,请皇上吩咐!”

“你速去按照许国公所出之言,调查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若是事实确是如此,则令理公寺开案重新审理林仲当年被冤一事,再派人立刻赶往定州,把周武给我押解来京,把他这种矜功自伐的人当着所有百姓的面前,公开审问,若是案件属实,撤其军功,押入天牢,永不释放。以儆效尤!

在场的大臣们,知道皇上这是相信了许国公承上来的供词,看来,这个林仲还真的是被冤枉的。

此时的杨阁老与刘玄互看了一眼,知道皇上有可能不会选择魏春了,弄不好,就会选这个叫林仲的人,担任此次的出征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