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将军听到自己女儿的声音,他神情一肃:“书晴你尽快回去,无论赵家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出面!”
赵书晴怎么可能这时候愿意走,不过,看到自己父亲这个样子,还有沈策州一整日都没有出现,她心里多少是明白的。
“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书房内,赵书晴问道:“您要是不愿意讲,我定不会离开赵家!”
赵老将军凝视着女儿那写满倔强的面庞,良久,发出一声沉痛至深的叹息。
曾如苍松翠柏般挺直的脊梁,此刻竟也被这巨大的变故压弯。他的声音沙哑而干涩,缓缓说道:“你哥他……被那急功近利的欲念蒙蔽了心智,领着三万儿郎奔赴靖边。谁能料到,一役过后,唯有他一人苟延残喘,三万将士皆血洒疆场,马革裹尸。圣上闻之雷霆震怒,降罪于咱家,判流放州甸郡,且三代之内,不得踏入京城半步。”
声音微微发抖:“圣上垂怜往昔之谊,恩准我等可于两日内悉心收拾完备一切。待两日期限届满,圣谕届时便会降临。书晴你已是外嫁女,祸不及外嫁女,你且安心留在沈府,沈策州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想必他会念在往日我们赵家待他不薄的份上,好好照料你。”
往昔之谊,绝对不是那可怜的老将军与圣上的师生情谊,赵书晴软了身体,跌坐在椅子上,是大哥的战功!
大哥用生命换来的荣誉与大祁安宁,只得到两日宽限。
赵书晴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心里沉甸甸,宛如巨石压顶,沉闷透不过气来。
赵老将军还在劝,说了不少沈策州的好话,让赵书晴不要做傻事。
赵书晴静静听着,这些日子,她虽未与沈策州起过争执,也尽力维持以往生活,奈何变了就是变了。
赵老将军得不到赵书晴的回答,也渐渐安静下来了。
在场的所有赵家人都知道,这些话有一半是哄劝。
他们心里门清,赵书晴在沈策州心中的分量不及凌华霜,可如今又能怎么办?
赵书晴沉默良久,只问出一句话:“爹,你觉得二哥会是那急功近利之人吗?他会是那枉顾三万将领性命于不顾之人吗?”
不是。
赵老将军明白,他家的承弼绝对不是那种人,可……
不信又如何!
三万将士只剩赵承弼一人,而且如今赵承弼昏迷不醒,生死难料。
无计可施啊。
第3章 请你念在我们夫妻情分上
赵书晴回到侯府时,已是第二日了。刚踏入侯府大门,等候在那儿的下人便急忙跑上前:“夫人,老夫人有请。”
“知道了,我去换身衣服。”赵书晴心里明白,沈老夫人找她所为何事。
长鹤院内,沈老夫人坐在太师椅上,微眯着眼,身旁丫鬟正给她捏腿捶肩。
赵书晴行过礼后,静静站着,等候沈老夫人发问。她看向沈老夫人,前日还挂在老人脸上的笑容,如今已化作冷漠。赵书晴理了理衣服,暗自思忖,不知今日这位老人家要提点自己什么。
沈老夫人等了半晌,不见赵书晴出声,知晓她是沉得住气的,便率先开口:“书晴,我原以为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看来赵家出事的消息,沈家已经知晓了。昨日一整天沈策州都没去赵家,沈家的态度已然明晰,无怪乎这般冷漠。赵书晴心底发凉,却也能理解。同为武将世家,未经圣旨宣召便擅自回京,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再加上有凌华霜作对比,她二哥的事就显得越发不可饶恕。赵家身为武将之家,出了这等事,难免遭同僚鄙夷。只是,赵书晴心里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自三年前起,赵家与晋安侯府往来密切。即便抛开联姻带来的亲近关系,单论两家的交情,也该有世交应有的情分与担当,可如今侯府的态度,实在让她心寒。
赵书晴没有过多辩解,此刻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当务之急是想法子让圣上收回成命,她二哥着实经不住流放之苦。
赵书晴敷衍着安抚了几句,沈老夫人见她这般乖巧,也不好再多责骂,随意说了两句,便让她离开了。
赵书晴走出长鹤院,今日天气不错,碧空如洗,白云悠悠,却依旧寒冷刺骨。她垂眸,快步离开。
如今,唯一能让圣上收回成命的,就只有沈策州了。晋安侯府留有当年先祖获赐的铁券丹书。
夜渐深,白日天气虽好,到了夜间,却飘起雪来。赵书晴伸出手,接住落下的雪花,让人备好的酒在炭火上温着。一更的钟声敲响,兰儿快步走来:“夫人,侯爷回来了。”
赵书晴攥紧手中的雪水,裹紧披风,疾步朝侯府大门走去。